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歷史 > 文章内容 返回
英國簡史(三)
发布:2024-01-25

百年戰爭

自諾曼征服以來,英法兩國一直有一種微妙的關係,但這種微妙的關係在中世紀基督教世界中體現的不是特別明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微妙的關係逐漸變為衝突,而在中世紀沉睡的英法兩國之民族意識,也逐漸地醒來了。這一切全在百年戰爭中得到了體現。

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是世界上歷時最久的戰爭,長達106年。法國以慘痛的代價獲勝,而英國幾乎喪失了歐洲大陸上的所有領土,戰後也同時促進了兩國民族意識的形成,中世紀的黑暗似乎能夠看到了曙光。

百年戰爭的導火索是王位繼承權問題。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因為沒有直系的繼承人了,法國卡佩王朝絕嗣,卡佩家族的一支——瓦盧瓦家族中的菲利普六世繼位,而英王愛德華三世的母親伊莎貝爾因為其女性身份而不能繼承法國的王位,但是愛德華仍然想繼承歐洲大陸的領土,於是便以查理外甥的身份與菲利普展開了王位繼承的爭奪。1337愛德華三世稱王法蘭西,而菲利普則宣佈沒收英國在法境內的全部領土,百年戰爭爆發了。

除此之外,兩國對一些重要地區的爭奪也是戰爭爆發的原因。佛蘭德斯是一座富饒的商業城市,以羊毛貿易為經濟支柱,其中的工商業者支持英方,但是佛蘭德斯伯爵是一位法國王侯,其管轄之下的貴族也都支持法方。吉約那和加斯科涅兩座城市屬於英國,這是法國政治統一的障礙。

百年戰爭歷時長,時打時停,我們把它分為四個階段來看。

第一階段(1337-1360)

佛蘭德斯作為商業重鎮,當然是英法必爭之地。英國首先控制了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之後於1346年控制加來港,1347年攻佔加來。1348年由於黑死病肆虐,在瘟疫的威脅之下,雙方不得不停戰十年。1356年英國攻佔了基思和加斯科涅。同年的普瓦捷會戰法國慘敗,加上國內的巴黎起義和紮克雷起義,法國內外受敵,只得在1360年與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布勒丁尼和約》割地賠款。

第二階段(1369-1380)

1364年查理五世繼承法國王位,其志不小,準備收復被英國佔據的領土。1369年法國在蒙鐵爾戰役戰役中大敗英軍,英軍逐漸敗退到沿海地區。雙方在1396年簽訂二十年停戰協定,第二階段結束。

第三階段(1415-1424)

1415-1429年期間阿曼雅克和勃艮第兩派發生衝突,英國借此挑起戰事。1415年,出自蘭開斯特家族的英王亨利五世,也就是“瘋王”亨利六世的父親,在阿金庫爾一戰成名,大敗法軍,同年又和勃艮第結盟,法王查理六世只得和英國簽訂了《特魯瓦條約》,這使得法國幾乎失去的獨立自主的地位,成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1428年,英國圍困奧爾良城,法國危在旦夕,對於法國來說這場戰爭儼然成為了民族解放運動,這形勢急需一位英雄來解救法國人民。

第四階段(1424-1453)

從遙遠的中世紀神話,到今天的動漫同人,奧爾良的少女、法國的民族英雄——貞德,她的故事百年來一直被傳頌著。      英國簡史(三)貞德本是一位牧羊少女,受到上帝的召喚和啟示,向法王查理七世情願參戰,歷經艱辛才獲得兵權。於是少女帶領軍隊,解圍奧爾良,被人們稱為“奧爾良的少女”。1430年貞德在貢比涅戰役中被勃艮第公爵俘虜,法國政府欺軟怕硬,竟將貞德賣給了英國,1431年英國以“女巫”罪處死貞德。貞德雖然飛向了天堂,但是她的靈魂卻鼓舞了法國人民抗擊英國的鬥志。自1737法國收復巴黎以來,到1453年收復加斯科涅,法國的民族意識也逐漸形成了。

瓦特泰勒起義

瓦特泰勒起義(1381)是發生在百年戰爭期間的農民起義。中世紀不乏農民起義,但是瓦特泰勒起義規模較大,影響深遠,是為英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

百年戰爭期間,戰亂頻繁,加上黑死病肆虐,人們生活艱難,最嚴重的是勞動人口的減少。可是英國政府反而加重了人們的負擔,通過了《勞動者法案》,強征人頭稅。羅拉德教派的威克裏夫散佈人人平等的思想,更為人們反抗壓迫提供了理論依據。官逼民反,1381年,在瓦特泰勒的領導下,起義爆發了。起義嚴重威脅了王權統治,於是國王理查德二世假意安撫民眾,在斯密斯菲爾德召見瓦特泰勒及其部分追隨者,假意答應了其提出的廢除農奴制,減少賦稅的要求,隨即倫敦市長便偷襲了瓦特泰勒將其殺死,追隨者們也樹倒猢猻散,起義失敗。起義衝擊了王權,也加速的農奴制的瓦解。

 

玫瑰戰爭

耗時106年的百年戰爭終於在1453年結束了,然而英格蘭大地卻沒有迎來人們期盼的和平,隨之而來的,是以家徽為紅玫瑰的蘭開斯特家族為首的和以家徽為白玫瑰的約克家族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的廝殺。在1455-1485這三十年間,王位竟易手七次。據統計,陣亡的男爵及以上的貴族就有六十多人,中小封建主還有騎士等多以千計,士兵大概陣亡了近十萬人,但玫瑰戰爭對平民的傷害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

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都是愛德華三世的後代。亨利六世和約克公爵都是愛德華三世的孫子,但是自亨利四世以來,英格蘭由蘭開斯特家族統治,這也是玫瑰戰爭爆發的原因,即兩大家族關於繼承權的爭奪。

我們把玫瑰戰爭分為三個階段來看。

一、事情還要從1450年說起。長時間以來,亨利六世的寵臣薩福克公爵都在為他打理朝政,但是這一年,叛亂分子抓住了薩福克,闖入了倫敦城。但是亨利卻沒有鎮壓叛黨,竟試圖安撫,並交出了貪污腐敗的財政大臣塞伊勳爵。於是塞伊勳爵及其女婿,還有諾福克公爵三位貴族被暴民處死,亨利逃離倫敦城,英格蘭陷入了無政府狀態。在亨利的妻子——安茹的瑪格麗特(Margaret of Anjou),迅速的平定了叛亂。瑪格麗特雖然是一位法國人,但她的確把管理英格蘭視為自己的義務,也正是她在領導整個蘭開斯特集團。

但約克公爵——查理金雀花,亨利六世的表親,也把管理英格蘭視為自己的義務。打著清君側的口號,從自己管理的愛爾蘭匆匆離開趕往倫敦,他要求議會賦予他權力。但議會卻被在亨利的另一表親——薩默賽特公爵控制,他也有著王位繼承權。但是薩默賽特在對法戰爭中丟掉了魯昂,棄城而逃,很多戰敗歸來的士兵就是叛亂發生的根源,約克借此彈劾薩默賽特,並要求他接受審判。然而薩默賽特是瑪格麗特的寵臣,瑪格麗特也通過他來控制朝政,彈劾薩默賽特,就是公然與蘭開斯特集團發生衝突。

為了大事化小,亨利以約克解散軍隊為條件答應了約克的要求,但就在約克解散軍隊之後,亨利變卦了,薩默賽特並沒有被審判,約克被逮捕,並在被迫效忠之後被釋放。

1453年,隨著加斯科尼失守,百年戰爭以英國失敗而結束,也許是受到了百年戰爭失敗的刺激,很快亨利精神失常,昏迷不醒,約克再次看到了機會。但是瑪格麗特產下一子,即愛德華王子,小王子有著無法動搖的繼承權。瑪格麗特想通過兒子來當攝政太后,可是瑪格麗特不僅是一位女性,還是一個法國人,議會自然不會同意小王子早日加冕。就在議會爭論不休之時候,約克闖進了議會,再次彈劾薩默賽特,並把他關進了倫敦塔,瑪格麗特被排除在權力核心之外,約克成為了護國公。

但是1454年亨利卻蘇醒了,薩默賽特被釋放,瑪格麗特重新回到權力中心,準備打擊約克。約克先發制人,集結軍隊南下,而瑪格麗特派出薩默賽特北上應敵。於是到了1455年,玫瑰戰爭爆發了。兩大集團的軍隊在聖奧爾本斯展開了激烈的戰鬥,蘭開斯特集團有薩默賽特勳爵、白金漢公爵等貴族,約克集團除了約克有沃裏克伯爵、索爾茲伯里伯爵等貴族,約克為攻方,蘭開斯特為守方,最後蘭開斯特戰敗。薩默賽特被生擒,按照中世紀的規矩,貴族要經過審判才能被處死,但是約克下令立即處死薩默賽特,這顯然是玫瑰戰爭的血腥之處,之後還有很多這樣的貴族被這樣的處死,比如在這場戰鬥中的克利福德勳爵和諾森伯蘭勳爵,也正是因為這種血腥,使得家族和家族之間的仇恨不斷加深,釀成了日後更多的流血犧牲。自此兩大集團停戰四年。有趣的是薩默賽特為了增加己方的正義性帶上了亨利,但是亨利卻被俘,威信又降了一等,並成為了約克集團的傀儡。約克再次成為了護國公。

顯然,約克的這一行為分裂了整個議會,這體現在徵集稅收上面,很多非約克集團的貴族都不願意納稅,同時也說明約克無法完全控制整個議會,約克只能辭去護國公回到北方。此時權力再次被把持在瑪格麗特和蘭開斯特手中,她再次集結軍隊,北上親征進攻約克,並在拉德洛追上了約克,要求約克繳械投降,約克匆忙逃走。不到一年後,沃裏克襲擊北安普頓,大敗王軍,瑪格麗特逃走。亨利再次被俘,並被沃裏克帶回倫敦。

約克打著英格蘭的旗幟返回倫敦,準備自立為王。在武力脅迫之下,議會同意了約克為王。約克斬草主根心切,急於北上進攻瑪格麗特,但是他卻低估了瑪格麗特的實力。雙方在1460年12月於韋克菲爾德展開激戰,約克戰死,約克集團元氣大傷。

新的約克公爵,也就是未來的愛德華四世,急於為父親報仇。1461年,小約克公在莫蒂默克羅斯大敗蘭開斯特。但瑪格麗特卻在第二次聖奧爾本斯戰役中給沃裏克予以重創,並且搶回了亨利,重新獲得權力。小約克率領軍隊和沃裏克的殘部在牛津郡會師,軍隊開往倫敦。3月小約克在陶頓戰役中大敗蘭開斯特。亨利和瑪格麗特逃往蘇格蘭。小約克被加冕為王,是為愛德華四世。

在韋克菲爾德戰役中有這樣一幕:約克的兒子,18歲的路特蘭伯爵準備逃跑,被新的克利福德伯爵發現,當場殺死,老索爾茲伯里也試圖逃跑,被白金漢公爵的私生子當場殺死。在莫蒂默克羅斯中小約克也大量屠殺貴族,其中一位叫歐文都鐸(這個人的後代日後將大放異彩)的小貴族被處死,這恰好體現了家族與家族之間的仇恨,在之後這種復仇愈加激烈。

二、小約克被加冕為愛德華四世,英格蘭迎來的短暫的和平,這跟造王者——沃裏克伯爵的功勞是分不開的,而玫瑰戰爭的第二階段,則是以兩人的矛盾為線索展開的。

在陶頓戰役之後,蘭開斯特集團的(新)薩默賽特公爵和珀西爵士詐降愛德華四世,之後與瑪格麗特勾結,發動叛亂,沃裏克前往鎮壓,但最後愛德華卻赦免了叛亂者,這是愛德華四世前期統治的手段,即化敵為友,憑藉這一手段,在其統治的前三年英格蘭的局勢好轉。

愛德華面臨著選王后的問題,究竟娶誰為妻呢?沃裏克認為和法國聯姻或者是和西班牙聯姻能實現英格蘭的利益最大化,為此他本人甚至前往法國談判。但是愛德華卻選擇了伊莉莎白伍德維爾,伊莉莎白是個貌美的寡婦,而且伍德維爾家族作為二流貴族家族,之前是屬於蘭開斯特集團,在陶頓戰役與愛德華為敵,愛德華的這一舉措也是化敵為友的一部分。1465年5月,伊莉莎白加冕為後,沃裏克卻沒有出席加冕儀式,愛德華和沃裏克之間開始出現矛盾。伍德維爾家族的地位突然顯赫起來,這也引發了其他貴族的不滿。同年7月,流亡在蘇格蘭邊界亨利六世被抓獲送到愛德華處,並被關進倫敦塔中。

為了緩和與沃裏克的矛盾,愛德華賞賜給沃裏克更多的金錢和土地,但唯獨沒有給他更多的權力,也並沒有真正解決二者之間的矛盾。

1467年,愛德華派沃裏克前往法國商討國事,卻在沃裏克出行之時,在6月於倫敦城外舉辦劍術比賽並和勃艮第結盟,還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勃艮第公爵,而勃艮第是法國的勁敵,這時路易十一就明白了沃裏克其實並沒有實權,而沃裏克也遭到了十足的羞辱,加劇了沃裏克與愛德華以和伍德維爾家族的矛盾。

之後,沃裏克開始勾結愛德華的弟弟克拉倫斯公爵,並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這一想法遭到了愛德華的否決。之後,沃裏克開始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在沃裏克的暗中支持下,英格蘭北方發生了叛亂,愛德華給沃裏克寫信以求援助,但沃裏克卻立刻把女兒嫁給了克拉倫斯,愛德華隨即寄出第二封信,要求沃裏克前往諾丁漢向自己謝罪,但沃裏克卻招募軍隊前往肯特郡,再從倫敦北上。北有叛軍,南有沃裏克,諾丁漢又沒有足夠的軍隊,7月,愛德華被夾擊俘獲,關入米德蘭城堡。隨即沃裏克開始血洗伍德維爾家族,大量的貴族被處決。

顯然這是一種叛國行為,雖然沃裏克俘獲了國王,但卻沒有做好取而代之的準備,最後他和克拉倫斯竟然釋放了愛德華並重新向其效忠,而且愛德華居然赦免了他倆。

1470年,沃裏克策劃了肯特郡叛亂,被愛德華髮現後逃往法國,並與流亡的瑪格麗特勾結。二人集結的軍隊在德文郡海岸登陸,愛德華措手不及,逃往佛蘭德斯,而伊莉莎白躲進西敏寺避難。沃裏克扶持亨利六世。1471年,愛德華捲土重來,在約克郡登陸,逮捕亨利,隨即,於3月北上討伐沃裏克,雙方於巴尼特激戰。沃裏克的軍隊數量雖然較多,但是在大霧天氣下,沃裏克的軍隊開始自相殘殺,損失慘重,沃裏克也被殺死。

之後,愛德華開始肅清部分貴族。亨利六世的官方死亡報告顯示是因抑鬱而死,但據說在亨利的後腦發現了血跡。

自此第二階段結束

三、1483年,愛德華四世駕崩,他的兒子繼承王位,是為愛德華五世,但是他還沒有被正式加冕,就在四個月後被謀殺了。

愛德華四世的弟弟,同樣有繼承權的格洛斯特公爵理查德,曾經鎮壓了北部的叛亂,擊退蘇格蘭人,是一名出色的戰士,被愛德華內定為護國公,輔佐12歲之前的愛德華五世。

國王駕崩後,國家暫時由倫敦的咨議會管理,黑斯廷斯男爵在裏面有著重要的地位,作為理查德的盟友,黑斯廷斯被授意確保理查德的護國公地位,但同樣佔據重要地位的伍德維爾家族從中阻撓,黑斯廷斯的提議被否決。

於是理查德和其另一盟友白金漢公爵假意和小國王的舅舅裏佛斯伍德維爾合作,卻趁機抓獲了他,小國王被理查德控制,並被囚禁在倫敦塔中。

咨議會規定小國王7周即可親政。理查德在這段時間內排除異己,先是給裏佛斯強加了叛國罪,然後為了防止伍德維爾家族利用小國王的弟弟——小理查德,重新掌權,便控制了小理查德。白金漢認為黑斯廷斯私通伍德維爾家族,理查德也半信半疑,最後還是下定決心處死了黑斯廷斯。之後理查德闖入西敏寺,迫使大主教交出躲在裏面的小理查德,並把他也關進了倫敦塔。隨即處死了裏佛斯,並散佈了“愛德華四世和伊莉莎白的婚約無效,兩個孩子都無權繼承英格蘭王位”。並迫使咨議會肯定了這一點。最後,理查德加冕為王,是為理查德三世。倫敦塔中的愛德華五世和小理查德很快就被謀殺了。

隨著兩個孩子的死去,金雀花家族的子嗣只剩下理查德三世了,他面臨著絕嗣的危險。

連年的戰亂和權力的變更迫使貴族們支持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1485年,亨利都鐸在法國和約克降軍的支持下,在博斯沃斯原野之戰殺死了理查德三世,建立了都鐸王朝。

 

參考文獻:

錢乘旦 許潔明《英國通史》

閻兆祥《英國史》

丘吉爾《英語民族史》

張奎武《英美概況》

來源:歷史網

上一篇:英國簡史(二)
下一篇:加沙衛生部稱,20名巴勒斯坦人在食品援助队列中喪生
相關推荐
  • 中國好手藝展開幕
    链接阅读
  • 中國遺產保護為世界提供啟示
    链接阅读
  • 敦煌遺珍“還鄉” 文明對話“迴響”
    链接阅读
  • 中國瀋陽博物館展出易縣大北城宋遼金銀器
    链接阅读
  • 中國古陶瓷基因庫助荷蘭藏家破解瓷盤年代之謎
    链接阅读
  • 中國西藏考古新成果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链接阅读
  • 良渚考古新發現:古老的水利系統“更複雜了”
    链接阅读
  • 中國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十六種 看漢代人如何養生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歐盟將削減鋼鐵進口配額,將關稅提高至 50%

2025-10-02

特朗普限制簽證促使美國公司考慮將更多工作轉移到印度

2025-09-30

特朗普對木材進口加征10%的關稅,對櫥櫃和傢俱加征25%的關稅

特朗普的聯合國演講引發歐洲對全球共同承諾的焦慮

2025-09-28

美國最高法院允許特朗普扣留 40 億美元對外援助

特朗普對重型卡車、藥品和傢俱加征新的美國關稅

2025-09-26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