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歷史 > 文章内容 返回
英國是如何征服緬甸的?
发布:2024-02-28

論及世界上出現過的面積最大的國家,不是那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而是當年日不落的大英帝國。英國的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加起來就比今天的俄羅斯大了。

而在19世紀征服的英屬印度殖民地囊括的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緬甸,面積在今天也可以排世界第七(澳大利亞第六)。印巴孟三國民族和文化相近,待在一塊可以理解,為何緬甸也被印度納為了英屬殖民區呢?

19世紀中後期日不落帝國殖民地分佈

孱弱分裂的緬甸成為了英國的殖民目標

19世紀初的英國,引領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它聯合其他歐洲國家打敗了橫掃歐洲的拿破崙帝國,擊退了入侵加拿大的美國,登上世界霸主的位置。早在17世紀就登陸了印度次大陸的英國殖民者,趁著莫臥兒帝國解體、馬拉塔聯盟虛弱之機,加緊了對印度地區的殖民活動,將馬德拉斯省、孟加拉省和聯合省納入殖民版圖,這樣英國勢力就和緬甸接壤了。

當時的緬甸是個什麼情況呢?主政緬甸的貢榜王朝在18世紀後期曾經一度是東南亞霸主,但是在經歷和清朝與暹羅的戰爭後,國力大傷,內部分裂加劇,周邊強敵環伺,到了19世紀初可以說是內憂外患。此時法國的殖民力量也踏足中南半島,試圖將越南收入囊中。而英國怕法國也插足印度和緬甸,用海軍控制了新加坡和麻六甲海峽,掌握了印度洋通往暹羅灣和中國南海的通道,以保證自己能獨享這一片區域的殖民權益。

工業革命

英國將目光瞄上緬甸,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一是它處在中南半島的西部,南瀕孟加拉灣,既方便穩固和擴大印度洋沿岸地區的航運和影響力,又能從西南方向打開進軍中國的通道。一是奪取緬甸豐富的柚木和礦產,把它打造為印度在亞州殖民地的農產品倉庫,繼續滿足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英國多次派使者前往緬甸,以緬甸鎮壓阿拉幹地區的叛亂為由,要求緬甸開放通商條件、釋放阿拉幹逃亡者並限制法國使用緬甸港口,這樣的不平等條約被緬甸國王斷然拒絕。英國見緬甸不答應自己,就公開支持阿拉幹的叛亂力量給緬甸挑事,同時趁著緬甸國王孟既出兵平息曼尼坡、阿薩姆兩屬國的王室爭端,鼓動反對派分裂緬甸的行動,這和今天英國在世界的一些地方資助分裂勢力的做法一脈相承。

1822年,緬王孟既為了應對英國勢力的挑戰,派軍進駐阿薩姆地區,試圖搶戰略先手。1823年,吉大港地區一些居民越過緬甸邊境的內府河,被緬甸邊防軍打傷。英軍以保護這些居民為藉口,進駐緬甸境內的信摩驃島,結果被班杜拉將軍率領的緬軍趕走。這就讓英國下定決心,在1824年對緬甸正式宣戰。

貢榜王朝建築

 

妄自尊大的貢榜王朝被教做人

這時期貢榜王朝的統治者孟既,取得了平叛戰爭的勝利並趕走了英國軍隊,就開始飄了。他無視英國逐漸吞併西邊偌大的印度半島的事實,在給英國王室的致書中滿滿地表達了傲慢之情,甚至還聲稱要進攻英國本土,讓王儲做英國全境的總督。這樣的書信把英國人都逗笑了,幾個菜呀喝成這樣?人家清朝傲慢歸傲慢,好歹是世界大國和東亞扛把子,經濟長期世界第一的存在。你緬甸算哪根蔥?

論武器裝備、士氣、訓練度和組織紀律,打遍天下的龍蝦兵根本不是國窮民貧、缺餉少銀的半吊子緬軍能比的。當時的英國陸軍配備了足量的優質槍炮,有著當時最先進的炮艦和登陸艇,還有印度、孟加拉能夠提供較為充足的糧食和軍需品。而緬軍只有一些老式步槍和簡易帆船。

縱然軍隊差距這麼大,英國為這場戰爭還是做了充足的戰略和後勤安排。英國駐印度總督派遣了11500名馬德拉斯敘跋兵為主的殖民軍,配合海軍艦隊在安達曼群島集結,北上進攻緬甸重鎮仰光。同時英國駐緬使節和海軍船長曾經長期居住緬甸,收集了大量緬甸國內的情報,對緬甸的國情、軍情和兵力調動幾乎瞭若指掌。在開戰之前,英屬印度總督還花了大力氣煽動和緬族作對的孟族以及阿薩姆、曼尼坡地區的反緬情緒,以為己所用。

緬甸國王巴吉達夫命令將軍們從軍國手中奪取孟加

那麼緬甸對英國有什麼優勢嗎?答案是沒有。儘管緬甸作為防守方有道義上的優勢,但是緬王長期脫離人民群眾,讓緬甸底層人民對王廷怨氣很大,英國也成功煽動了各個民族的反緬情緒,讓緬甸人民抗英的熱情大打折扣。緬甸軍雖然也多為戰場老兵,但是對打英國人這件事士氣並不高。

英軍先選擇佯攻西線,吸引班杜拉的軍隊援救阿薩姆。隨後趁著南線空虛,集中那一萬多殖民軍逆河而上,直下仰光、勃固等城。等班杜拉的6萬軍隊長度跋涉前來救援時,以逸待勞的英軍以絕對優勢力量吊打了緬軍,以不到400人的代價換了緬軍5000多人,擊殺了班杜拉將軍,佔領了曼尼坡、阿拉幹和毛淡棉等地區。不過英軍自身因不適應緬甸的熱帶山林地形與氣候,非戰鬥減員折損了很多人。

英緬戰爭時,英國穿越森林

1826年2月,英軍進逼首都阿瓦。緬甸朝野震恐,這才明白英國人如虎狼兇狠,被迫簽訂了《楊達坡條約》。

約定緬甸不得干涉阿薩姆、卡恰爾和德紮伊恩季各公國的事務,若開邦、丹那沙林在薩爾溫江以南的部分(士瓦、丹老和毛淡棉一帶)割讓給英國,分4期支付100萬英鎊(1000萬盧比)的賠款,接受英國常駐總督,簽訂緬英通商條約,允許英國船艦在緬甸港口自由航行,緬甸接受英國派遣的代表駐在緬京。雙方人員可以自由通商,人身和財產安全應當得到保證,這樣就能夠保證英國繼續加大對緬甸國內的滲透。

英國海軍於1824年5月進入緬甸仰光港

 

一盤散沙就只能是人家嘴邊的一盤菜

總的來說,《楊達坡條約》相比後來的不平等條約來說還算好的。因為這一戰英國也損失不少,搞得英屬印度地區發生了經濟危機,暫時無力發動新的入侵。英國要求緬甸釋放1000名曼尼坡和阿薩姆的俘虜被拒絕,緬王孟既要求英國歸還曼尼坡和毛淡棉的要求也被英國回絕,僅僅在之後歸還了卡包河谷。

這一戰讓緬甸上下充滿了反英情緒。1837年,新即位的緬王孟坑決定不承認也不否認《楊達坡條約》,並加強閉關鎖國政策,與英國斷交,英國在首都阿瓦的使節被迫撤離。此時英國正在進攻阿富汗和準備發動對清朝的鴉片戰爭,因此和緬甸開戰的計畫被暫時擱置下來。

正如清朝需要兩次鴉片戰爭才能打醒,開展洋務運動,緬甸只被揍一次也依然覺得自己位高一等,不願意向英屬印度派遣使節,還將英國使節當做自己的封臣。在孟坑之後的蒲甘曼時期,緬甸進一步加強對貿易的控制,與英國奉行的自由貿易相衝突,同時對內殘酷剝削壓迫民眾。同時緬甸試圖“以夷制夷”,與法國締結秘密的政治條約,這就給了英國再次發動戰爭的口實。

蒲甘敏國王的弟弟敏東

1852年,英國駐印度總督戴荷胥藉口緬甸逮捕兩名英國商人的事件,命喬治·林柏帶領6艘軍艦封鎖仰光港口,要求緬甸就賠禮道歉並賠償款項,不然就進攻。緬甸按照英國的要求賠款1000英鎊,把仰光市長也撤職了。但是英國為此次入侵蓄謀已久,不但沒有撤兵,反而封鎖仰光、馬達瑪和勃生等港口,並扣押緬甸政府船隻“耶南英達號”,並將要求的賠償金升高到100萬盧比,限定緬甸政府於1852年4月1日之前予以答復。

這明顯就是英國人故意找茬了,但是緬王蒲甘曼已經沉湎酒色不理政務了,自然無法統一調動緬軍抵抗英軍。英軍在4月5日炮擊馬達班港,隨後集結以印度和孟加拉士兵為主的“阿夫斯克”加強集團軍2萬人沿伊洛瓦底江溯流而上,勢如破竹地攻佔了仰光、馬都八和勃固,期間只遭遇到了九文臺緬軍的頑強抵抗,傷亡一百餘人。等緬甸的雨季過後,英軍打進卑謬,緬軍投降。不過這次英軍的目標只是佔領下緬甸地區,因此英國打到這裏就收兵還朝。

 第二次英緬戰爭後緬甸地圖

通過此戰,曼德勒以南包括勃固、阿拉幹和丹那沙林的下緬甸地區全歸英屬印度所有。新緬王曼同被迫採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與知識,促進對外貿易和建設近代企業,發展同法國、義大利等其他西方國家的關係,推行緬甸版的“洋務運動”,可惜收效甚微。到了19世紀80年代,法國已經將越南和柬埔寨變為了自己的保護國,威脅到了英國在緬甸地區的殖民利益。為了避免法國插一腳,英屬印度總督決定徹底吃掉緬甸貢榜王朝。

1884年,清朝已經得知英屬印度準備進攻緬甸這個附屬國的消息。此時的晚清政府雖然洋務運動搞得火熱,且在中法戰爭中為爭奪越南與法國對抗,但還是不敢和英國發生正面衝突,就準備派人勸緬甸向英國人投降,白白送掉了一個小弟。而英國趁中法戰爭和爭奪馬達加斯加島的機會,向法國政府提出照會,指責它暗地裏和緬甸簽訂協議。法國為了應付中法之戰和換取英國在馬達加斯加問題上的讓步,選擇了賣隊友,否認聯盟並召回了駐緬大使。這個舉動就等於判了緬甸的死刑。

1885年11月英軍指揮官勘查緬軍傷亡情形

法國人撤離緬甸後,英國就再也沒有顧忌了。1885年11月14日,英國藉口孟買緬甸貿易公司採伐柚木案件,向緬甸宣戰。緬甸境內的大族撣族與得楞族壓根不管貢榜王朝的死活,看著英軍進入上緬甸地區。這一回緬甸再也組織不起像樣的抵抗力量,只得任英軍花費不到十人傷亡的代價攻進首都曼德勒城,將緬甸錫袍王及其王后流放至西印度的特納吉裏,貢榜王朝正式被英軍消滅。

1886年6月,清朝和英國就緬甸事宜召開會議,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奕劻與英國公使歐格納簽訂《中英會議緬甸條款》,英國對緬甸的主權被清朝所承認,而英國允許緬甸仍向清朝進貢。衰落的晚清剛剛把越南割給法國,現在又不得不把緬甸割給英國,只有暹羅免遭殖民。

英屬印度地圖

英國在征服緬甸後,緬甸被併入了英屬印度地區。緬甸人民發動了一些反英起義,但是都被鎮壓下去。緬甸直到1948年英屬印度殖民地解體後才獨立。由此可見,一個國家在面對民族危亡的時候如果不勵精圖治,團結一心,反而分裂內鬥,一盤散沙,失敗是完全可以預見的事。

參考資料:
〔1〕《緬甸史》 賀聖達
〔2〕《英緬戰爭與緬甸殖民化》 李霞

 

來源:歷史網 綜合歷史大學堂團隊

上一篇:新型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能效創紀錄
下一篇:中國設立上海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
相關推荐
  • 中國好手藝展開幕
    链接阅读
  • 中國遺產保護為世界提供啟示
    链接阅读
  • 敦煌遺珍“還鄉” 文明對話“迴響”
    链接阅读
  • 中國瀋陽博物館展出易縣大北城宋遼金銀器
    链接阅读
  • 中國古陶瓷基因庫助荷蘭藏家破解瓷盤年代之謎
    链接阅读
  • 中國西藏考古新成果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链接阅读
  • 良渚考古新發現:古老的水利系統“更複雜了”
    链接阅读
  • 中國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十六種 看漢代人如何養生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歐盟將削減鋼鐵進口配額,將關稅提高至 50%

2025-10-02

特朗普限制簽證促使美國公司考慮將更多工作轉移到印度

2025-09-30

特朗普對木材進口加征10%的關稅,對櫥櫃和傢俱加征25%的關稅

特朗普的聯合國演講引發歐洲對全球共同承諾的焦慮

2025-09-28

美國最高法院允許特朗普扣留 40 億美元對外援助

特朗普對重型卡車、藥品和傢俱加征新的美國關稅

2025-09-26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