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近日發生多起罷工事件,英國媒體稱通脹是導致罷工的直接原因。有分析人士指出,儘管英國通脹率有所下降,但核心通脹率仍然較高。受此影響,英國經濟未來可能面臨衰退風險,民生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罷工此起彼伏的背後,是英國持續的高通脹。
去年以來,天然氣等能源價格上漲導致英國通脹率不斷攀升。去年10月英國通脹率同比漲幅曾達到11.1%,創下40年來新高。
儘管能源價格今年開始出現下降趨勢,但英國的食品和服務業價格等仍然居高不下,今年3月食品價格上漲幅度曾達到19.2%。
英國國家統計局8月1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英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8%,上漲幅度比7月的7.9%有所下降,創下去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準。7月的生產者價格指數也出現下降。
然而,剔除能源和食品價格之後的核心通脹率仍然是同比上漲6.9%,其中服務業通脹率不降反升,漲幅為7.4%。
受通脹持續攀高影響,英國家庭的生活成本迅速增加。儘管英國的工資增長速度也在提高,但工資增長仍然趕不上通脹。一些貧困家庭因此生活出現困難。
有數據顯示,英國民眾5月從儲蓄帳戶支出的金額達到了1997年以來的單月最高值。過度負債和信貸逾期人數也在增加。
為遏制通脹,英國央行自2021年12月以來已經連續14次加息,基準利率升至5.25%。市場分析人士普遍預計,英國央行可能會繼續加息。
持續高通脹和罷工給英國政府造成壓力,一些抗議者指責英國政府在應對通脹方面不作為。但英國財政大臣傑裏米·亨特近日表示,英國政府應對通脹的計畫仍然是最好的選擇。他重申今年將通脹減半的目標,並表示家庭預算的壓力很快會開始緩解。
有分析人士指出,亨特發表上述言論或許是基於英國通脹率正在下降,還有就是英國二季度經濟增速超出了預期。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二季度英國經濟環比增長0.2%,高於一季度的0.1%,製造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然而多項數據表明,高通脹以及高利率正在對英國經濟造成壓力,如果這一情況持續,英國經濟就可能面臨衰退風險。
8月初公佈的數據顯示,英國的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跌至47.9%,達到近31個月以來的最低值,其中製造業PMI為42.5%,服務業PMI為48.7%,顯示製造業和服務業已經在收縮。
受員工工資支出增加以及高利率導致融資成本增加影響,英國企業的負擔正在加重。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英國破產企業達到1.3萬家,同比增長17%。僅在6月,英格蘭和威爾士的破產企業就達到2163家,同比增加27%。
此外,受高利率影響,英國8月房價同比下跌5.3%,是自2009年7月以來的最大跌幅。房價下跌的主要原因在於民眾實際收入下降的同時利率卻在上升,相應的購房需求出現下降。
分析人士認為,英國政府如果繼續提高利率或增加工資,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但如果不增加工資,則會損害民眾的購買力,進而影響消費。
展望未來,高通脹和高利率可能會對英國經濟造成雙重挑戰。不少機構預測英國經濟將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陷入衰退。對於民意支持率正處於低谷的英國保守黨政府來說,未來執政恐怕會持續承壓。
來源:中國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