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正積極採用深度學習演算法,這一人工智慧的分支技術,來協助其多個部門在福利金領取、識別欺詐案件,甚至護照掃描等方面進行決策。雖然這種做法在技術層面看似先進,但近期的調查顯示,它也為所有相關方開啟了一系列的問題與挑戰。
深度學習演算法的運用領域繁多,其中包括圖像的超解析度處理技術。例如,英偉達開發的 DLSS Super Resolution 技術就是其中的代表。該技術通過將數百萬高解析度遊戲畫面作為訓練數據,使演算法能夠對低解析度的圖像進行高效的超解析度處理。這種演算法雖然高效,但其結果的品質卻極大地取決於輸入演算法的數據品質及訓練數據集的品質。
然而,根據《衛報》的一項調查,英國內政部在機場使用人工智慧技術讀取護照,以協助識別並進一步調查潛在的虛假婚姻案件時,存在嚴重的偏見問題。調查顯示,該演算法更容易將來自阿爾巴尼亞、希臘、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人標記為潛在的虛假婚姻案件。這就意味著,如果演算法訓練數據本身就存在偏見,那麼其輸出結果也將同樣存在偏見。
英國政府在使用人工智慧技術時,雖然聲稱最終的決策仍由人來做,但問題在於,這些決策是基於演算法的輸出結果,還是完全重新檢查所有的數據呢?如果是前者,且演算法的訓練數據存在偏見,那麼最終的決策也將無法避免的存在偏見。
因此,為了避免這些潛在的問題,並充分發揮深度學習在公共福利和安全領域的積極作用,我們需要更加透明的演算法和開放的數據訪問許可權,以便專家能夠驗證系統的公平性和適當性。英國政府已經在這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但仍需不斷加強法律的壓力和激勵措施,以確保所有使用人工智慧的組織都能夠遵守相關的規定。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和機遇。我們需要共同努力,通過法律、技術和教育等多方面的手段,確保人工智慧能夠在服務人類的同時,也能夠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人,不分種族、性別或背景。
來源:中國站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