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開始,全球不少國家都引發了不同程度的問題。
11月11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衛報》等外媒報導,英國首都倫敦舉行支持巴勒斯坦的大規模示威活動。據倫敦警方統計,約30萬人參加此次抗議遊行。
英國《衛報》稱,此次遊行正值“陣亡將士紀念日”,組織者表示,此次活動可能是英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遊行之一。
報導中還提到,就在同一天,包括西班牙巴賽隆納、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土耳其安卡拉、澳大利亞悉尼等多個城市同日舉行集會,支持巴勒斯坦、呼籲加沙停火。
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抗議,英國首相蘇納克什麼立場?
蘇納克公開譴責“親哈馬斯者”。
不僅如此,據《衛報》稱,倫敦警方表示,目前已有126人在11日抗議活動中被捕。
從英國各方面的報導來看,英國政府、王室和民眾,斷層尤為明顯,導致英國的抗議尤為多,且規模較大,其原因並不是英國就想看到這樣的“盛景”,而是因為英國不再是以前的英國,不再是曾經的大英帝國,現在不過是美國的一個跟班罷了。
但當美國的跟班,是要付出代價的。不是有那句話嘛,當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當美國的朋友是致命的。
英國政府做了什麼選擇,從巴以衝突的立場來看,是再明顯不過了,當然,從英國現在的經濟狀況,也能窺斑見豹。
據路透社等媒體此前報導,為了抑制通脹,英國央行將利率提高到了15年來的高位,但此舉也導致了經濟活動不夠活躍,因此英國在第三季度(7月到9月)的GDP增幅為0%。
受脫歐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英國運輸、餐飲等行業的勞動力和供應鏈的多種物資出現短缺,製造業和服務業生產下降,阻礙了經濟復蘇。
關鍵字,脫歐。
自俄烏衝突以來,英國和不少西歐國家,都在美國的呼籲下堅定不移地幫助烏克蘭,並且狠狠打壓、制裁俄羅斯,甚至不惜拿雞蛋碰石頭,用歐洲的軟肋去制裁俄羅斯的優勢,也就是能源。
而能源又影響著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這要英國的經濟怎麼復蘇。
尤其是在前英國首相特拉斯在任期間,推出該國半個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減稅措施,包括取消將公司稅上調至25%的計畫、取消45%的最高稅率、大幅削減印花稅等。克沃滕稱,到2026至2027財政年度,整個減稅計畫將使財政收入減少450億英鎊。
這一招可謂是直接嚇壞了市場。
據瞭解,該計畫推出的第三天,英鎊對美元匯率創37年來歷史低點,在早盤交易中一度下跌至1英鎊兌1.0327美元,被稱為“黑色星期五”。
彭博社的報導則指出,特拉斯上任以來,英國股票和債券市場總計損失至少5000億美元。
也難怪特拉斯上任45天就被迫辭職了。
原本以為蘇納克上任之後會有所改善,但沒想到的是,對美國的忠心依舊,且只有更沒有最。
來源:中國網易號新財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