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綜合 David Milliken 報導 自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英國仍然面臨著工作年齡人口數量持續上升的問題,這一趨勢使英國與其他國家不同。
英國是七國集團中唯一一個勞動適齡人口在勞動力之外所占比例仍高於大流行病之前的經濟體,這導致其經濟增長放緩,通貨膨脹加劇。
勞動力人數與人口比例的縮小通常會降低平均經濟產出,如果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沒有相應的下降,就會對通貨膨脹造成壓力。
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稱,勞動力市場不活躍程度的上升很可能會抵消人口增長對經濟的積極影響。
英國皇家財務報告委員會(OBR)去年7月估計,如果不活躍率上升1.2個百分點,國內生產總值將減少1.5%,政府年借貸將增加210億英鎊(260億美元)。
英格蘭銀行擔心,勞動力減少會加劇勞動力短缺,使工資壓力持續上升,從而使降息變得更加困難,從而使通貨膨脹持續下去。
週二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不活躍率創下了八年半以來的新高,每五名16-64歲的英國人中就有一人以上既不工作也不找工作。
決議基金會(Resolution Foundation)智庫經濟學家查理-麥卡迪(Charlie McCurdy)表示,不作為現象的增加及其對公共財政、福利制度和人們更廣泛的健康和福祉的影響,是本屆政府和贏得下屆大選的人所面臨的最大經濟挑戰之一。
如果在過去四周內沒有工作也沒有找過工作,則被視為非從事經濟活動人口。
這可能包括全日制學生,因為他們通常會在長期內獲得教育回報,以及少數放棄找工作的人。但也包括病人和提前退休者。
在大流行之前,英國的不活躍人口比例自 2010 年以來一直在穩步下降。在 2020 年初 COVID-19 封鎖前夕,這一比例降至近 50 年來的最低點,占 16-64 歲人口的 20.5%。
週二的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參與率下降,非活躍率隨之上升。在截至 2 月份的三個月中,非活躍率達到 22.2%,創下自 2015 年中期以來的新高。
同時,失業率達到 4.2% 的六個月新高,但與大流行前的標準相比仍然較低。
不活躍似乎也變得更加持久。
自 2015 年以來,告訴國家統計局他們想要一份工作的非活躍勞動適齡人口比例持續下降,只有在大流行病開始時出現了急劇上升。截至 2 月份的三個月中,這一比例僅為 18.1%,創下了 30 多年來的最低記錄。
過去四年中,英國16至64歲的非勞動力人口增加了85萬多人,達到940萬人,為2012年以來最高。
根據路透社的計算,想要一份工作的非勞動力人數減少了近20萬,降至170萬,而不想要工作的人數則增加了100多萬,達到770萬。
根據國家統計局使用的標準國際定義,只有在未來兩周內可以開始工作並在過去四周內積極找過工作的人才算失業,而不是不活躍。
總體而言,增幅最大的是長期病患者和全日制學生,前者的人數從216萬增至283萬,後者的人數從218萬增至257萬。
另一方面,提前退休並沒有發揮重要作用,在此期間,提前退休的人數基本保持穩定。
去年,據英國廣播公司估計,在因健康原因而不活動的工作年齡成年人中,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在等待接受政府資助的治療。
不過,詳細的分析表明,等待時間不太可能是因長期生病而增加不活動的重要驅動因素。
(1美元=0.8042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