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是英國的首都,融入倫敦自身的迷人文化,使其成為旅遊攬勝和感受世界各地文化的絕妙佳處。 倫敦的文化變化萬千而又豐富多元,絕不乏新景可觀、新物可玩。同時,倫敦還保留著其魅力橫生的歷史風情。 英國的風景名勝大都雲集倫敦,238處風景名勝可免費參觀,以如此少的花費,遊覽如此多的景點,世界上唯有倫敦一處。 倫敦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其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的種族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語言超過300種。
人生一大遺憾就是沒有見過彬彬有禮的英國紳士。像《王牌特工》中的科林·費爾斯,考究的手工西服,牛津皮鞋,寬簷禮帽,手執長傘落落大方。下一秒就伸出手,“女士,我可以請你跳支舞嗎?”
想像中的倫敦生活,應該是在晴天找一個大公園,散步曬太陽發呆喂天鵝。或者是挨個逛遍查令十字街的舊書店,看花看展看劇看帥哥。
還有利物浦,哈利波特,福爾摩斯……因為對倫敦的好奇
野妹兒邀請到這樣一群人
她們親身感受倫敦15天,卻再也不想離開這裏,一起來聽聽她們的倫敦故事吧。
“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願做一條水草。”
沒想到後來我也能陰差陽錯地成為徐志摩詩中的主人公,在康河的小舟裏蕩漾。
那天很冷的雨夾雪,也沒有辦法阻止我們急切想要探索劍橋大學奧秘的心。為我們撐船的是劍橋大學的在校學生,伴隨著他對學校的耐心講解——數學橋,聖三一學院,國王學院,歎息橋等古典又神秘的哥特式建築一一展現在眼前。
我仿佛看到了年輕的霍金沿河岸騎著自行車,羅素和同學就一道數學題激烈討論著,拜倫坐在草地上研讀著人文歷史……兩岸綠茵成群,風景如畫,偶爾看見三五只成群的野鴨從水中上岸,抖抖濕漉漉的身子,憨態可掬。
能在這樣一個世界上最高的學府裏學習是一件多麼令人神往的事情。
“你只要照直朝第9和第10月臺之間的檢票口走就是了。別停下來,別害怕,照直往裏沖,這很重要。要是你心裏緊張,你就一溜小跑。”
這是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羅恩的母親韋斯萊夫人指點初來乍到迷茫著的小哈利,如何穿過這個搭乘通往魔法學校霍格沃茨特快列車的神秘月臺的方法。
電影《哈利波特》中的月臺就在火車站King’s Cross裏,它其實不是月臺而是一堵牆。 終於來到了夢想中的地方,神秘 ·遠方 ·魔法,這樣的氛圍感動了我,在九又四分之三月臺照相覺得超級滿足。
倫敦天氣陰晴不定,但是每種天氣都能讓我看見不一樣的風景,陰天莊重忙碌,晴天活力;倫敦人很友好,尤其是在像劍橋這樣的學府,和他們對視時會禮貌的微笑,不小心影響到他們時,會說:it’s ok ;建築交通設施都美觀與實用性兼具(地鐵除外),尤其是攝政街,彎彎的街道特別有感覺,在耶誕節的時候攝政街的天使彩燈也很亮眼。
在倫敦待過一段時間的人,最懷念的事物總有一樣是這裏的美術館和展覽。在國家美術館空曠的走廊裏享受落日照進建築的餘光,慢慢欣賞梵高的向日葵和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作品。
而莫奈是我最喜歡的畫家,近距離的接觸真跡被深深的震撼到,光影運用的柔和而恰到好處,他畫的花全是最盛開而炙熱的,特別感人。
我一直對色彩比較感興趣,而且在這裏我見到了不同畫派不同作者的作品,他們真的很厲害,把心中或者面前的景象展現得很好,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真正的藝術家在展示出他們心中的世界。
來源:異鄉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