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rsheeya Bajwa、Stephen Nellis 報導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淡化了市場對人工智慧泡沫的擔憂,該公司連續數個季度銷售放緩後,以加速增長的業績令華爾街大感意外。
這家晶片製造商亮眼的第三季度財報及第四季度預期,至少暫時平息了投資者對人工智慧熱潮超越基本面的擔憂。全球市場正密切關注這家晶片設計巨頭,以判斷投入數十億美元擴建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是否已形成泡沫。
“關於人工智慧泡沫的討論甚囂塵上。但從我們的視角看,情況截然不同,”黃仁勳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強調雲服務商對英偉達晶片的強烈需求時表示。
“我們的晶片遍佈所有雲平臺。開發者青睞我們的根本原因在於無處不在——從雲端到本地部署,從機器人系統到邊緣設備、個人電腦,無所不包。單一架構實現無縫相容,這簡直不可思議。”
他重申上月預測:公司先進晶片訂單總額將達5000億美元,覆蓋至2026年。
作為人工智慧市場的風向標,英偉達股價在盤後交易中飆升5%,公司市值因此增加2200億美元。此前因市場疑慮,英偉達股價在11月下跌近8%,而過去三年間該股曾暴漲1200%。
本月整體股市下跌近3%。
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表示,預計第四財季銷售額為650億美元(上下浮動2%),而LSEG數據顯示分析師平均預期為616.6億美元。該公司預計該季度調整後毛利率為75%,波動幅度±50個基點。英偉達財務主管科萊特·克雷斯表示,公司計畫在2027財年將毛利率維持在75%中段區間。
英偉達第三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62%,創七個季度以來首次加速增長。占公司收入大部分的中心業務板塊在截至10月26日的季度中實現512億美元銷售額,遠超分析師預期的486.2億美元。
英偉達的強勁表現帶動競爭對手AMD股價上漲,科技巨頭Alphabet和微軟等公司股價也同步走高。
業績恐難平息泡沫擔憂
不過部分分析師認為,這份財報可能不足以平息市場對人工智慧泡沫的擔憂。
斯蒂夫爾分析師魯本·羅伊指出:“市場對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支出增長不可持續的擔憂不太可能消退。”
英偉達在第三季度大幅增加了向雲端客戶回租自家晶片的支出——這些客戶原本無法將晶片轉租他人。相關合約總額達260億美元,較上季度翻倍增長。
微軟、亞馬遜等雲計算巨頭正斥資數十億美元建設人工智慧數據中心。部分投資者認為,這些企業通過延長英偉達晶片等人工智慧計算設備的折舊年限,人為推高了盈利水準。
英偉達業務在財年第三季度呈現高度集中態勢,四大客戶貢獻了61%的銷售額,較第二季度的56%進一步提升。
該公司還加大了對人工智慧企業的投資力度,向其重要客戶投入數十億美元,引發業界對人工智慧經濟迴圈模式的擔憂。今年9月,英偉達決定向OpenAI投資最高1000億美元並提供數據中心晶片。
Summit Insights分析師陳景凱指出:“儘管業績和展望均超出市場預期,但投資者仍擔憂客戶資本支出增長的可持續性,以及人工智慧領域迴圈融資的風險。”
可能阻礙增長的因素
由於美國出口限制,這家晶片製造商基本被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正將中東視為新的增長管道。
美國商務部週三表示,已批准向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的兩家公司出口相當於3.5萬枚英偉達Blackwell晶片的數量。據市場估算,這批晶片價值遠超10億美元。
但英偉達無法掌控的因素可能阻礙其發展。
eMarketer分析師雅各布·伯恩指出:“儘管GPU需求持續旺盛,投資者愈發關注超大規模企業能否快速消化這些產能。” “關鍵在於電力供應、土地資源和電網接入等物理瓶頸,是否會限制需求轉化為營收增長的速度——這種影響將持續到2026年及以後。”
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被問及英偉達增長的最大制約因素時,黃仁勳進行了長篇回應,強調了人工智慧行業的規模、新興性和複雜性。他雖未單獨列舉某項原因,但指出這場變革需要在供應鏈、基礎設施和融資領域進行周密規劃。
(班加羅爾記者Arsheeya Bajwa、三藩市記者Stephen Nellis報導;Sayantani Ghosh、Matthew Lewis、Chris Reese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