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oyce Lee and Ju-min Park 報導 南韓自由派政黨候選人李在明在週二的提前大選中當選總統,距離他突破軍事封鎖投票反對前任總統突然頒布的戒嚴令恰好六個月。
李在明的勝選有望為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帶來政治格局的重大轉變。此前,對軍事管制令的強烈反對情緒導致保守派候選人尹錫悅下臺,而尹錫悅曾在2022年大選中以微弱優勢擊敗李在明。
韓國4439萬符合條件的選民中,近80%參與了投票,這是自1997年以來該國總統選舉中最高的投票率。李在明將此次投票稱為對尹錫悅的戒嚴令以及人民力量黨未能與該決定劃清界限的“審判日”。
根據國家選舉委員會的數據,在超過99%的選票被統計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49.3%的得票率領先於人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的41.3%。
金文洙在簡短的記者會上承認敗選並祝賀李在明。
李在明一直被看好勝選,當該國主要廣播公司出口民調顯示他以壓倒性優勢擊敗金文洙時,其支持者爆發出歡呼聲。
在投票結束後,李在明在國會外向聚集的支持者發表簡短講話,表示將履行職務並為國家帶來團結。
“憑藉我們人民的巨大能力,我們能夠克服這一暫時的困難,”他說。
他還誓言將振興經濟,並通過對話與實力尋求與擁有核武器的朝鮮實現和平。
戒嚴令及隨後六個月的動盪局勢——期間出現了三位不同代理總統,以及對尹錫悅和多名高官的多起刑事叛亂審判——標誌著這位前領導人的政治自我毀滅,並實際上將總統職位交給了他的主要競爭對手。
尹在李領導的議會中被彈劾,隨後於4月被憲法法院罷免,距離其五年任期結束不到三年,這引發了此次提前選舉,有望重塑這個關鍵美國盟友的國家政治領導層和外交政策。
李指責PPP默許了戒嚴令的嘗試,沒有更努力地阻止它,甚至試圖挽救尹的總統職位。
金某曾擔任尹錫悅的勞動部長,當時前總統於12月3日宣佈實施戒嚴令。
“我於12月3日戒嚴令宣佈後和12月14日尹錫悅被彈劾時都在這裏,”55歲的科學教師崔美晶在國會外聚集聽李在明演講時說,”現在李在明即將成為總統。我希望他能成為支持普通民眾而非既得利益集團、而非少數富人的領導人。”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在簡報會上表示,華盛頓正在等待最終認證結果出爐後再發表評論。
官方結果預計將於週三上午由國家選舉委員會認證,此前選票將通過機器分揀和計數,隨後由選舉官員手工三遍核查以確保準確性。
僅數小時後,就計畫舉行就職典禮。
變革的必要性
李在明的民主黨代理領導人樸燦大在接受KBS採訪時表示,民調結果表明選民拒絕了軍事政變企圖,並希望改善生計。
“我認為人們對叛亂政權做出了嚴厲的判斷,”他說。
獲勝者必須應對包括社會因軍事統治企圖而加劇的分裂所造成的深重創傷,以及出口導向型經濟因美國(作為主要貿易夥伴和安全盟友)不可預測的保護主義舉措而遭受衝擊等挑戰。
李在明和金文洙均承諾為國家帶來變革,稱在韓國作為新興民主國家和工業強國崛起過程中建立的政治體系和經濟模式已不再適應當前需求。
他們在創新和技術投資方面的提案往往重疊,但李在明主張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公平和援助,而金正恩則以給予企業更多自由、擺脫監管和勞資糾紛為競選口號。
李在明預計將對中朝採取更和解的態度,但承諾將繼續尹錫悅時代與日本的接觸政策。
金某稱李某為“獨裁者”,將其所屬的民主黨稱為“怪物”,並警告稱,如果這位前人權律師當選總統,他們將毫無顧忌地合作修改法律,僅僅因為他們不喜歡這些法律。
‘極度分化’
“自12月3日以來,經濟狀況惡化得如此嚴重,不僅是我個人,我從每個人那裏都聽到了這樣的聲音,”81歲的金光馬說。“而我們作為一個民族,已經變得如此極度分化……我希望我們能夠團結起來,讓韓國再次發展。”
在週二的選舉中,18年來首次沒有女性候選人參選。
儘管民調顯示年輕男性與女性之間存在巨大差距,但性別平等並未成為此次選舉中提出的關鍵政策議題,與2022年選舉形成鮮明對比。
“我對主流候選人,無論是李在明還是其他保守派候選人,感到有些失望,因為他們缺乏針對女性或少數群體的政策,”18歲的大學新生、首次投票的權素賢說。她在尹錫悅實施戒嚴令後,走上街頭參加反尹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