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藥收入的正向影響下,翰森制藥上半年交出了收入和淨利潤雙位數增長的成績單。
8月18日晚間,翰森制藥(3692.HK)發佈2025年半年報,上半年收入約74.34億元,同比增長約14.3%。其中,創新藥與合作產品銷售收入約61.45億元,同比增長約22.1%,占總收入的約82.7%。此外,公司上半年溢利約31.35億元,同比增長約15%;每股基本盈利約0.53元,同比增長約14.8%。
翰森制藥稱,上半年收入、溢利及每股基本盈利的增加主要是由於創新藥與合作產品銷售收入的增長。
翰森制藥半年報數據
翰森制藥成立於1995年,2019年6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是豪森藥業的母公司,業務覆蓋抗腫瘤、抗感染、中樞神經系統(CNS)、代謝及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治療領域。
目前,翰森制藥在中國產生銷售收入的創新藥共七款。創新藥銷售收入已經成為翰森制藥業績增長的最大動力來源。從疾病領域來看,抗腫瘤板塊上半年貢獻收入最多,達到約45.31元,占總收入的比重約60.9%,包括中國首個原研三代EGFR-TKI抑制劑甲磺酸阿美替尼片、中國首個原研慢性髓性白血病新型二代TKI創新藥甲磺酸氟馬替尼片等。
值得一提的是,6月4日,翰森制藥宣佈,甲磺酸阿美替尼片獲英國藥品與保健品監管局(MHRA)批准上市,成為公司首個獲准進入海外市場的創新藥,同時也是首個海外上市的中國原研EGFR-TKI。
此外,翰森制藥代謝及其他疾病上半年收入約14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約18.8%。該板塊的一大核心產品是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這是國產首款原研GLP-1受體激動劑周製劑、全球第一款PEG化的GLP-1周製劑,2019年5月獲批用於二型糖尿病。2020年,該藥通過醫保談判首次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並於2024年11月成功續約納入。翰森制藥稱,該藥降血糖療效明確,兼有減重、降脂、降壓以及腎臟和心血管獲益。
今年以來,BD(業務發展)成為帶動國內醫藥行情的重要動力。除了依賴已商業化上市的創新藥,翰森也在積極推動創新管線的對外授權,並成為公司業績的另一大驅動力。
今年6月,翰森制藥官宣授予Regeneron(再生元公司)GLP-1/GIP雙受體激動劑HS-20094海外獨佔許可,潛在最高總金額超20億美元。HS-20094是一款GIP/GLP-1雙受體激動劑,與禮來的替爾泊肽屬於同一靶點。翰森制藥在最新的財報中提到,相關臨床研究已累計給藥超一千名受試者,目前HS20094正在積極推進用於肥胖或超重的三期臨床研究,公司已於2025年7月獲得8000萬美元首付款。
在2025年BD大火之前,翰森制藥已經獲得多家跨國藥企的青睞,拿下高金額的BD訂單。例如,2024年12月,翰森制藥與默沙東簽署關於HS-10535的全球獨家許可協議,此次合作潛在最高總金額超過20億美元。HS-10535是一款在研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處於臨床前階段。翰森制藥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默沙東收取的BD許可費首付款計入合作收入1.12億美元。
更早之前,2023年10月,翰森制藥與跨國藥企葛蘭素史克(GSK)就ADC腫瘤新藥HS-20089達成獨家許可協議。根據協議,翰森制藥收取8500萬美元首付款,並有資格收取最多14.85億美元里程碑付款。2023年12月,翰森制藥又與GSK就另一款ADC新藥HS-20093達成獨家許可協議,翰森制藥獲得1.85億美元首付款,並有資格獲得最多15.25億美元的成功里程碑付款。
財報顯示,HS-20093已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突破性療法認定(BTD)。在國內,HS-20093也有三個適應證被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用於小細胞肺癌適應證的治療已進入三期臨床研究階段,還有多項用於治療頭頸癌、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食管鱗癌及其他實體瘤的PoC概念驗證臨床研究正在進行。
在研發管線上,當前翰森制藥正在推進超70項創新藥臨床試驗,分屬40餘個創新藥專案,上半年8款新候選創新藥首次獲批臨床。研發團隊上,全球四個研發中心共有超1900名研究人員。體現在研發投入上,2025上半年研發開支約14.41億元,同比增長20.4%,占總收入19.4%。
8月18日收盤,翰森制藥報37.06港元/股,市值2204億港元。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