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Elisa Anzolin 報導 當克裏斯蒂安·科奇亞(Cristian Coccia)同意以 60 萬歐元(約合 65 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一套三居室公寓時,這位 51 歲的商人希望儘快讓家人搬進這套俯瞰米蘭西郊人工湖的豪華高層住宅。
在檢察官於 7 月份查封了三座塔樓的開發專案後,他的新家夢想變成了一場噩夢。
Coccia 購買公寓的 Residenze Lac 塔樓由法國房地產集團 Nexity 開發。據業內高管稱,自米蘭檢察官開始調查義大利金融之都涉嫌濫用建築許可快速跟蹤機制以來,有 100 多個正在進行或計畫進行的建築工地停滯不前,該專案就是其中之一。
義大利房地產開發商和促進者協會 Aspesi 的負責人 Federico Filippo Oriana 說,提交給米蘭市政府的專案中,可能有 150 到 200 個處於停滯狀態,因為沒有市議會官員願意簽署這些專案。
Nexity 表示,該公司遵守了義大利法律。
自 2015 年世博會將米蘭打造成開發商的熱點城市以來,米蘭的房地產市場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根據路透社對房地產服務公司數據的計算,從那時起,米蘭已經吸引了超過 300 億美元的房地產投資,其中包括來自卡塔爾投資局和澳大利亞 Lendlease 等外國公司的投資。
但是,根據司法部門的消息來源以及路透社獨家查閱的扣押令、未公開的法庭檔和檢察官報告,米蘭居民對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多層建築提出的大量正式投訴,引發了一系列關於市政府是否為支持建築業繁榮而偷工減料的調查。
當地媒體報導了檢察官對米蘭建築業的關注,但兩名司法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調查數量已從 6 月份的 12 起激增至 60 多起,有 20 人正在接受調查。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檢察官正在審查來自公民和居民協會的 100 多份投訴,因為他們無權接受媒體採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被送上法庭。
據負責這座擁有 140 萬人口城市的城市重建工作的委員詹卡洛·塔克雷迪(Giancarlo Tancredi)稱,迄今為止,法官已經查封了三處建築工地,查封令顯示,約有 150 處規劃中的建築工地與調查對象屬於同一類。
Tancredi 說市政府並沒有違反法律,並補充說問題在於對規定的解釋:”(米蘭)已經想出了如何改造自己並吸引更多投資的辦法,因此出現了這些與規則有關的問題”。
代表受調查影響的幾家建築商的律師 Guido Inzaghi 說,市政當局和開發商都遵守了法律。他說,這些調查給米蘭的開發計畫蒙上了一層陰影。
根據研究機構 Scenari Immobiliari 和房地產公司 Abitare Co.
“在意大利投資了 70 億歐元的開發商 Hines 義大利公司資產管理總經理拉烏爾·拉瓦拉(Raoul Ravara)在上個月的一次商業會議上說,市場停滯不前,因為無法解釋城市規劃條例。
這些調查還加劇了原本就存在的住房短缺問題,使得像公司董事 Coccia 這樣的人陷入了法律困境。
Coccia 說,我們處於所有這些混亂的最前沿。
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數據顯示,米蘭的住宅價格在過去十年中上漲了 49%,而義大利的平均漲幅為 8.3%。房價上漲迫使低收入工人遷出城市,造成了人員短缺,去年還引發了大學生為尋找負擔得起的住所而舉行的抗議活動。
為了解決建築業的僵局,喬治亞-梅洛尼總理領導的執政黨正在起草一項法律,該法律已被稱為 “拯救米蘭 “法案,旨在明確現行規則。
據義大利基礎設施部的一位消息人士稱,該法案應於 11 月 26 日起在議會進行討論。
高大而強壯
根據路透社查閱的檔,包括法院裁決、搜查令和扣押令,2022 年啟動的調查突顯了市政官員、建築師和建築商可能違反規劃法規的若干行為。
被指控的違規行為包括為建造高層建築開綠燈,以取代規模小得多的建築,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建築位於庭院內,而庭院是許多米蘭建築的特色。
檢察官的檔顯示,在伊索拉(Isola)富人區,一個封閉的院子裏建起了一棟七層樓高的建築,而在這個院子裏之前只有一層樓高的工作室。路透社聯繫了該建築開發商的律師,但他拒絕發表評論。
在米蘭北部的 Park Towers 專案中,兩座分別高 81 米和 59 米、擁有 113 套公寓的塔樓取代了一座兩層的倉庫。在路透社於 5 月 2 日看到的對這些建築的查封令中,法官認為,被指控的侵權行為並非源於對法律框架的混淆,而是 “對房地產法基本原則的蓄意歪曲”。
Park Towers 的開發商 BlueStone 的負責人兼合夥人 Andrea Bezziccheri 的律師稱,檢方的指控 “令人費解”,因為 “類似的許可證已經不加區分地以相同的解釋頒發給了數百個房地產專案”。
Bezziccheri 的律師 Andrea Soliani 告訴路透社記者,因此,我們相信法官不會對一個只遵守規則的商人的行為指手畫腳。
檢察官稱,該專案缺乏此類規模專案所必需的城市規劃安排。
Boeri 告訴路透社,該建築專案遵守了米蘭的規定,遵循了所有商定的程式,並支付了市政府規定的城市化費用。
檢察官還指控說,通過將專案歸類為翻新專案而不是新建專案,地方官員能夠加快審批速度,降低建築商的成本,給市政當局和國家帶來經濟損失。
正在調查涉嫌違法行為的義大利金融員警上校 Ivan Ammaturo 告訴路透社記者,作為員警,我們關注的是核實在簽發城市規劃許可證時是否發生了針對公共管理部門的犯罪行為。我們必須評估是否對國庫造成了經濟損失。
檔還顯示,與翻新專案相比,新建專案要求開發商提供更多的社會投資,如大片綠地或自行車道。
市議會的數據顯示,自 2014 年以來,米蘭當局已批准了 7000 棟改建或翻新建築。在 2010 年至 2023 年期間建造的 882 棟住宅樓中,只有 372 棟被列為新建建築。
據瞭解相關程式的消息人士稱,向米蘭市政府支付的新建費用至少是改建費用的三倍。改建還能帶來稅收減免。
房地產商協會的奧裏亞娜(Oriana)說,1942 年頒佈的一項國家法律是在戰時為幫助擴大城市規模而頒佈的,並於 1967-68 年重新修訂,這項法律與 2001 年至 2020 年實施的不太嚴格的法律相衝突。舊法規定,除非房地產專案被納入範圍更廣、要求更嚴格的城市服務規劃,否則建築物的最高高度不得超過 25 米。
因紮吉律師駁斥了關於當地管理者偷工減料的指責,他說市政府需要 9 到 12 個月的時間來審查每個專案。他還補充說,建築商按規定繳納了費用。
為檢察官提供諮詢的威尼斯大學城市規劃教授 Chiara Mazzoleni 說,米蘭市政府一直要求建築商為每個新居民提供比法律規定的最低標準更少的土地和資金。
根據馬佐萊尼的研究,在面積與米蘭相當的德國城市慕尼克,開發商向地方政府支付的費用約占房地產專案成本的 30%,而在意大利金融之都,這一比例僅為 8%。
Nomisma 智庫董事總經理 Luca Dondi 說,法院將裁定(米蘭)是否在迎合市場方面走得太遠。但可以肯定的是,必須在市場需求和監管路徑之間找到平衡。
(1 美元= 0.9257 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