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Crispian Balmer 報導 執政三年來,喬爾吉婭·梅洛尼在意大利政壇的地位日益穩固,她頂住了經濟逆風和國際不確定性的衝擊,而這些因素已使許多歐洲同行陷入困境。
在這個長期動盪的國家,梅洛尼穩健的領導力贏得了市場讚譽。但分析人士指出,她通過維持現狀而非推行義大利亟需的強力改革來鞏固地位。
最新民調顯示,其領導的義大利兄弟黨及更廣泛的保守派聯盟當前支持率已超越2022年大選勝選時——現任政府支持率持續攀升實屬罕見。
梅洛尼個人支持率維持在42%左右,遠超德國總理候選人弗裏德裏希·默茨及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等歐洲政要。
分析人士指出,這種持久的人氣反映出民眾對其執政能力和掌控力的普遍認可,其根基在於國際舞臺上的強勢表現以及穩健的公共支出策略,這些舉措有效安撫了投資者。
倫敦政治風險諮詢公司Teneo的沃爾凡戈·皮科利指出:“梅洛尼雖管控了義大利的預算約束,但我們未見任何變革性結構調整。即便擁有強大議會多數席位和極弱的反對派,其施政仍完全缺乏雄心。”
規避風險的治理模式
從外部視角看,梅洛尼治下的義大利宛如動盪歐洲中一片繁榮的安定之島。
上月義大利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首次與法國持平,反映出公共赤字從2022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1%驟降至今年預估的3.0%。
評級機構惠譽因義大利審慎的財政政策,上調了其備受關注的信用評級。反觀法國,其2025年赤字率預計達5.4%,評級卻遭下調。梅洛尼將義大利評級上調視為“政府施政方向正確的明證”。
然而,儘管其規避風險的治理策略控制了赤字,卻未能有效解開長期受困於官僚主義、高能源成本、人口衰退、持續人才流失、高稅收和低工資等頑疾的僵化經濟枷鎖。
相反,梅洛尼通過宣導民族認同和傳統家庭價值觀鞏固了右翼基礎。她還大力關注法律秩序,試圖改革司法體系並增強警方權力。
這些舉措對經濟幫助甚微。義大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過去三年該國工業生產下滑約7.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義大利2025年GDP增速僅為0.5%,2026年為0.8%,而歐元區整體增速分別為1.2%和1.1%。
歐盟資金支撐疲軟經濟
經濟學家指出,若無歐盟疫情後復蘇基金——國家復蘇與韌性計畫的支持,義大利可能已陷入衰退。
這項總額達1940億歐元(約合2262.4億美元)的贈款與貸款計畫,已成為梅洛尼政府的重要救命稻草。
“我們唯一的增長主要歸功於該計畫。沒有它,我們就會陷入衰退,”前工業部長、中間派行動黨領袖卡洛·卡倫達表示。
“核心問題在於資金使用方式。西班牙用資金激勵企業吸引投資,而我們卻不加區分地向地方政府撥款,其中大部分用於毫無價值的專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凸顯了兩國策略差異:預計西班牙今年經濟增長率為2.9%,明年為2.0%。
義大利政府否認揮霍歐盟資金,稱大量資金投入了交通升級等戰略專案,其效益將在未來數年顯現。
老牌選區抵制變革
自2022年執政以來,梅洛尼已確立其在歐洲及跨大西洋事務中的關鍵地位:她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聯手遏制北非移民潮,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前任拜登均建立了密切關係。
民調專家洛倫佐·普雷利亞斯科指出,她穩健的外交舉措和對國內政治紛爭的回避,使其在民調中保持穩定支持率。
同樣重要的是,中左翼反對派在2022年敗選後仍深陷分裂,至今無人能挑戰梅洛尼的地位——她直率犀利的言辭正契合了對政治精英心存戒備的選民心理。
“她雖未贏得多數義大利民眾喜愛,但當前確實缺乏明顯替代人選,”普雷利亞斯科指出,“她深諳改革必然引發不滿,正因如此,尤其在國內政策層面,她採取的行動可能相當有限。”
在擁有全球最老齡化人口結構的國家——四分之一國民年逾65歲——這種變革阻力或許情有可原。
然而,梅洛尼執政初期看似順風順水,並不意味著在2027年大選前的兩年裏她將一路坦途。
國家復蘇與韌性計畫資金將於2026年枯竭,而美國關稅將給義大利出口導向型經濟帶來額外壓力。
“我的基本預測是梅洛尼很可能完成本屆任期,並成為下屆選舉的熱門人選,”普雷利亞斯科表示,“但這是義大利,風向轉變往往只需微風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