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16日,慕尼克安全會議將於德國舉行,即將迎來三周年的俄烏衝突無疑將成為此次會議的焦點問題之一。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俄烏“和平計畫”最終內容可能不會立刻公佈,但此次會議仍被視為美、歐、烏就和平進程進行協調的重要平臺。
會議前夕,衝突相關各方動作頻頻,“交易”成為關鍵字。2月11日,俄美間達成交換協議,此前被俄方扣押的美國公民馬克·福格爾獲釋,被認為是俄美雙方釋放善意、為和談鋪路的行動。2月12日,特朗普先後與普京、澤連斯基通電話。12日,正在烏克蘭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向烏方提供了一份涉及經濟合作的“夥伴關係協議”。在同澤連斯基的會晤中,雙方討論了安全保障和烏克蘭礦產資源開發等問題。而推動歐洲購買美制武器援烏的想法也可能成為本次慕尼克安全會議上的討論內容。
特朗普就職近一月以來,俄烏和談進程似乎正在提速。相關各方有何計畫,距離真正達成協議還有多遠?
特朗普的“生意”,各方如何接招?
在尚未公開、仍然充滿不確定性的特朗普俄烏“和平計畫”中,“歐洲主導衝突未來”是已然確定的基本原則。從要求歐洲派兵監督俄烏停火,到推動歐洲購買美國武器援烏,更多的援烏重擔正被轉移到歐洲身上。
慕安會期間,除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外,美國副總統萬斯、國務卿魯比奧、國防部長海格塞斯也將與歐洲領導人舉行首次系列面對面會晤,在最終確認“和平計畫”前聽取盟國的意見。
歐洲的烏克蘭戰略正在隨美國政策的基調而轉變。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 2月11日報道稱,歐洲在堅持應由烏方決定何時開啟和談的同時,也在展示自身的硬實力,以向美表明其能夠在和談中發揮主導作用。對於向烏派遣維和部隊,英、法等部分國家已表示持開放態度。
12日,英國將首次取代美國,主持在德國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舉行的烏克蘭防務聯絡小組會議。一位歐洲軍事官員向Politico表示:“如果美國人不帶頭,我們就暫時帶頭。”
對於烏克蘭而言,此次會議是在關鍵時刻向美歐傳達烏方立場的重要契機。就在會議前夕,烏方已對特朗普及其團隊近期提出的多項要求予以回應。
儘管多次拒絕美國降低徵兵年齡的要求,但烏國防部2月11日公佈了面向18-24歲年輕人的參軍激勵計畫,有意參加計畫者需在軍隊服役一年,除約2.4萬美元的報酬外,還可獲得大筆獎金、抵押貸款和房租補貼。
至於特朗普本人提出的烏方以稀土礦等關鍵礦產換取美國援助的交易,烏總統澤連斯基在英國《衛報》2月11日公佈的採訪中表示,有意在烏自然資源開採、戰後重建專案上向美國公司提供機會,借此爭取美國支持,並強調“沒有美國的安全保障不是真正的安全保障”。
澤連斯基還表示,一旦和談開啟,烏有意以其在庫爾斯克的控制地區與俄“以領土換領土”,但並未明確指明希望交換哪些俄控烏領土。
慕安會會場之外,特朗普團隊多次提出有意借對俄經濟施壓換取讓步。據央視新聞報導,2月12日,特朗普同普京通電話。特朗普表示,雙方希望結束俄烏衝突並同意緊密合作,讓各自的團隊立即開始談判。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公佈消息稱,通話持續了近一個半小時,普京還邀請特朗普到訪莫斯科。普京同意特朗普有關通過談判實現長期解決烏克蘭問題的觀點,同時強調必須消除衝突產生的根本原因。
據《紐約時報》11日披露,在俄方扣留的美國公民福格爾被釋放前,特朗普密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罕見親赴莫斯科,這與俄美間此前的換囚方式“極為不同”。儘管威特科夫會見了哪些俄方官員、是否討論了烏克蘭問題仍是未知,但知情人士稱,特朗普希望威特科夫在俄烏和平進程中發揮作用。訪俄前,威特科夫據稱與普京的“親密盟友”進行了直接討論,還與沙特、卡塔爾討論了烏克蘭問題。
“交易背後”,障礙重重
自特朗普去年11月勝選後,關於俄烏和平進程的討論愈發頻繁。然而,特朗普的“雙向施壓”與“交易”策略能否起效、讓分歧巨大的俄烏坐到談判桌前,仍是未知。
近幾個月來在烏東快速推進的俄羅斯日前強調,去年6月普京提出的烏軍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紮波羅熱四地全面撤軍以及西方取消所有對俄制裁等和談條件沒有改變,也拒絕在領土等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反對凍結衝突。有分析認為,俄仍在觀望特朗普政府行動,同時欲在將烏軍趕出庫爾斯克的同時保持在戰場的整體主動。
與此同時,烏大量資源位於俄控地區,美烏資源交易能否完成以及能在何時完成尚無定論。對於究竟應如何滿足烏方談判的關鍵條件,即切實有效的安全保障,美歐也沒有給出明確答案。目前,烏軍仍在戰場上為和談爭奪盡可能多的籌碼。就在2月8日,烏軍剛剛在庫爾斯克發起新一輪攻勢。俄總統普京日前在會見地區官員時表示,當地“局勢非常複雜”。
已表態決心“接棒”美國的歐洲,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根據澤連斯基的說法,在烏克蘭難以加入北約的情況下,烏方需要20萬外國維和部隊為烏長達1300公里的接觸線提供安全保障,但這對於兵力短缺的歐洲而言極為艱難。
有歐洲高級官員日前向《紐約時報》透露,歐洲無法提供20萬軍隊。面對核大國俄羅斯,任何駐軍計畫都必須得到美國的支持。報導還指出,即便是4萬部隊對經濟增長緩慢、兵力不足的歐洲而言也是一個艱難的目標。但如果維和部隊兵力不足,對俄威懾作用就將大打折扣,歐洲僅憑自身難以應對俄方可能的“試探”。也正因此,除明確表示對派兵持開放態度的英、法及波羅的海三國等國家外,許多歐洲國家仍在觀望美國是否將為歐洲援烏提供助力,再做進一步決定。
《金融時報》則認為,對於資金匱乏的歐洲國家來說,部署軍隊可能是比無限期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更可行的選擇。
此次慕尼克安全會議上,美、歐、烏預計將就烏克蘭安全保障等問題進行進一步討論。但有外交官向歐洲媒體Euractiv透露,儘管美歐高級官員將進行多場會晤,但歐洲並不期待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做出堅定承諾。
對於烏克蘭而言,此次會議的重要性或許並不在於具體計畫,而在於向美歐傳達烏克蘭的立場。有知情人士向Politico透露,美烏在會議前已就更長期的安全保障問題展開討論,包括歐洲無法提供的部分武器裝備和情報能力。此外,與美國高級別官員的會談還可能成為烏克蘭找出誰在特朗普政府中“有用”的“摸底會”。據烏方消息,烏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近期已與密切參與“和平計畫”制定的凱洛格以及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茨進行了對話。
俄羅斯仍然對俄烏和平進程保持謹慎。俄副外長加盧津日前表示,俄方仍在等待特朗普政府的具體計畫。重要的是,“言辭要得到實際行動的支持”,相關計畫要考慮到俄方利益,體現出“消除危機根源、承認新現實的意願”,而俄方目前尚未收到此類具體建議。
自1月就職至今,特朗普及其團隊成員多次發聲,指出烏克蘭完全奪回領土並不現實,達成任何和平協議前需穩定前線、降低徵兵年齡以解決烏軍人員短缺問題,同時對烏提出在今年之內進行總統及議會選舉的希望,或有意借此緩和俄烏緊張局面、助推和談進程。特朗普本人則明確提出了烏方以稀土礦等關鍵礦產換取美國援助這一“以物易物”的交易。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