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深度· 言論 > 文章内容 返回
美晶片業發聲:供應鏈需要中國
发布:2023-09-11

中國知名科技公司華為的新款手機引發一些美國政客的強烈反應,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6日叫囂,美國商務部應當停止對華為和中芯國際的所有技術出口,進一步升級針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限制。但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總裁約翰.諾伊弗指出,中國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美國晶片商的重要客戶,美國無法憑一己之力扭轉半導體供應鏈。

香港《大公報》報導,約翰.諾伊弗7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是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們非常大的客戶群。如果一個國家試圖僅憑一己之力扭轉整個供應鏈,其成本將高得令人望而卻步,並且會導致創新能力下降。”他強調,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扭轉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SIA今年5月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2022年市場規模達1805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31%。報告還指出,中國市場對美國晶片商尤為重要,美企佔據中國市場53.4%的份額,達964億美元,占美企全球營業額的35%。若失去中國市場,美國半導體行業勢必遭受沉重打擊。

美制裁無效華為突圍

華為公司發售新款手機之後,美國部分政客和媒體坐立難安。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6日聲稱,華府應當採取“更強硬立場”,美國商務部需停止對華為和中芯國際的所有技術出口。

加拉格爾無端指責,中芯國際可能違反了美國商務部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並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宣稱:“如果沒有美國技術,(華為新款手機中的)晶片可能無法生產。”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5日聲稱,白宮不打算在獲得更多關於技術細節的“確切資訊”前發表評論,但美方應該繼續實施“小院高牆”的技術限制措施。

很多專家並不認同美國政府的做法。美國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技術政策專家保羅.特裏奧洛指出,華為新款手機對其之前的技術供應商,尤其是美國企業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因為該款手機表明沒有美國技術依然可以生產相當不錯的產品,具有重大地緣政治意義。

哈佛商學院教授史兆威表示,華為的突破讓人想到全球定位系統(GPS),五角大樓開發這項技術後嚴格限制其出口,反倒促使中國、俄羅斯和歐洲等分別開發自己的版本。美國網友亦表示,中國在受到美國制裁的情況下依然在半導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華府應該將更多資源用於研究開發,而不是浪費在搞制裁上。

美企不願放棄中國市場

暢銷書《晶片戰爭》作者、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國際歷史副教授克裏斯·米勒認為,美國的打壓未能阻止華為研發創新的腳步,這將“加劇華府關於制裁是否應該繼續加碼的討論”。特裏奧洛表示,中國取得半導體技術突破,美國必然會有更多聲音,要求華府採取更嚴格的出口限制措施;但美國晶片商更願意繼續向華為等中國企業出口,以維持它們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並防止中國供應鏈真的與美國脫鉤。

近期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打壓變本加厲,美國晶片商則密集發聲,對華府提出警告和抗議。7月17日,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英偉達和高通的高管與華府高級官員會面,反對進一步限制對中國的晶片銷售。SIA同日發表聲明警告說,若華府反復採取過於寬泛、模棱兩可及單方面的限制措施,將削弱美國半導體行業的競爭力。6月28日,英偉達首席財務官克雷斯警告說,若華府對面向中國的AI晶片出口實施新的限制,將導致美國半導體行業在中國市場“永久喪失商機”。

 

來源:香港大公報

上一篇:深圳口岸今年出入境流量突破1億人次 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往來愈加密切
下一篇:第五屆“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政策性金融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相關推荐
  • 特朗普在華盛頓的打擊犯罪行動奏效了嗎?情況複雜
    链接阅读
  • 中秋國慶假期全國漫展超400場、手辦炒到8000元,“二次元”究竟有何魔力?
    链接阅读
  • 中國貿促會黨組: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夥伴關係
    链接阅读
  • 時隔12年美國非農數據再度延遲發佈,如何影響市場降息預期?
    链接阅读
  • 特朗普限制簽證促使美國公司考慮將更多工作轉移到印度
    链接阅读
  • 福特CEO法利警告:美國AI發展面臨勞動力短缺危機
    链接阅读
  • 無懼泡沫警告?黃仁勳大膽預測:OpenAI或成為下一個萬億美元巨頭
    链接阅读
  • 美聯儲“三把手”決議後首次露面,威廉姆斯:近期降息旨在提振就業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法國政府上任數小時後辭職,加劇政治危機

2025-10-06

特朗普施壓結束加沙戰爭 納坦亞胡面臨極右翼反彈

右翼高市早苗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隨著美聯儲重啟寬鬆政策,外國投資者可利用更便宜的美元對沖工具

特朗普干預後,加沙戰爭距離結束還有多遠?

2025-10-05

比特幣突破 12.5 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