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名科技公司華為的新款手機引發一些美國政客的強烈反應,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6日叫囂,美國商務部應當停止對華為和中芯國際的所有技術出口,進一步升級針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限制。但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總裁約翰.諾伊弗指出,中國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美國晶片商的重要客戶,美國無法憑一己之力扭轉半導體供應鏈。
香港《大公報》報導,約翰.諾伊弗7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是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們非常大的客戶群。如果一個國家試圖僅憑一己之力扭轉整個供應鏈,其成本將高得令人望而卻步,並且會導致創新能力下降。”他強調,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扭轉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SIA今年5月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2022年市場規模達1805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31%。報告還指出,中國市場對美國晶片商尤為重要,美企佔據中國市場53.4%的份額,達964億美元,占美企全球營業額的35%。若失去中國市場,美國半導體行業勢必遭受沉重打擊。
美制裁無效華為突圍
華為公司發售新款手機之後,美國部分政客和媒體坐立難安。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6日聲稱,華府應當採取“更強硬立場”,美國商務部需停止對華為和中芯國際的所有技術出口。
加拉格爾無端指責,中芯國際可能違反了美國商務部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並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宣稱:“如果沒有美國技術,(華為新款手機中的)晶片可能無法生產。”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5日聲稱,白宮不打算在獲得更多關於技術細節的“確切資訊”前發表評論,但美方應該繼續實施“小院高牆”的技術限制措施。
很多專家並不認同美國政府的做法。美國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技術政策專家保羅.特裏奧洛指出,華為新款手機對其之前的技術供應商,尤其是美國企業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因為該款手機表明沒有美國技術依然可以生產相當不錯的產品,具有重大地緣政治意義。
哈佛商學院教授史兆威表示,華為的突破讓人想到全球定位系統(GPS),五角大樓開發這項技術後嚴格限制其出口,反倒促使中國、俄羅斯和歐洲等分別開發自己的版本。美國網友亦表示,中國在受到美國制裁的情況下依然在半導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華府應該將更多資源用於研究開發,而不是浪費在搞制裁上。
美企不願放棄中國市場
暢銷書《晶片戰爭》作者、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國際歷史副教授克裏斯·米勒認為,美國的打壓未能阻止華為研發創新的腳步,這將“加劇華府關於制裁是否應該繼續加碼的討論”。特裏奧洛表示,中國取得半導體技術突破,美國必然會有更多聲音,要求華府採取更嚴格的出口限制措施;但美國晶片商更願意繼續向華為等中國企業出口,以維持它們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並防止中國供應鏈真的與美國脫鉤。
近期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打壓變本加厲,美國晶片商則密集發聲,對華府提出警告和抗議。7月17日,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英偉達和高通的高管與華府高級官員會面,反對進一步限制對中國的晶片銷售。SIA同日發表聲明警告說,若華府反復採取過於寬泛、模棱兩可及單方面的限制措施,將削弱美國半導體行業的競爭力。6月28日,英偉達首席財務官克雷斯警告說,若華府對面向中國的AI晶片出口實施新的限制,將導致美國半導體行業在中國市場“永久喪失商機”。
來源:香港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