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David Lawder, Greta Rosen Fondahn and Maria Martinez 報導 美國和中國官員於週二同意尋求延長為期90天的關稅停火協議,此前雙方在斯德哥爾摩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建設性會談,旨在緩和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戰,這場貿易戰威脅到全球經濟增長。
沒有宣佈重大突破,美國官員表示,是否延長將於8月12日到期的貿易停火協議,或讓關稅重新飆升至三位數水準,最終由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決定。但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淡化了特朗普拒絕延長停火協議的預期。
“會談非常富有建設性,”貝森特在會談結束後對記者表示,“只是我們尚未最終批准。”
特朗普在訪問蘇格蘭並與歐盟簽署貿易協議後返回華盛頓時表示,貝森特剛剛向他簡要彙報了與中國的會談情況。
“他對會談感到非常滿意,比昨天更好,”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說。
在數月威脅對貿易夥伴徵收高關稅後,特朗普已與歐盟、日本、印尼等國達成貿易協議,但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對全球稀土供應的掌控使這些談判格外複雜。
雙方於5月撤回了對彼此徵收三位數關稅的計畫,這本可能導致雙邊貿易禁運。但若無法達成協議,全球供應鏈和金融市場可能面臨新一輪動盪。
貝森特向記者表示,他預計將於週三與特朗普會面,屆時雙方均已返回華盛頓,而總統將對任何延期決定擁有最終話語權。
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雷爾補充稱,再延長90天是一個選項。
“我們確實舉行了建設性會談,可以帶著積極的報告回去。但暫停期的延長,他將決定,”格雷爾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瑞典首相辦公室羅森巴德舉行會談後表示。
特朗普預計年底前與習近平會面
貝森特表示,美中官員大約90天後可能會再次會面,此前在日內瓦和倫敦的談判後,關於中國稀土流動的協議正在變得更加明確。
“雙方正在建立良好的個人互動,相互尊重。我認為我們對他們的議程有了更好的理解,”他說。
中國首席貿易談判代表李成剛表示,雙方充分認識到維持穩定和健康的經濟貿易關係的重要性。
“中美經濟貿易團隊將保持積極溝通,及時就經濟貿易問題交換意見,並繼續推動雙邊經濟貿易關係穩定健康發展,”李成剛說。
此次談判可能為特朗普與習近平主席今年晚些時候會晤鋪平道路,儘管特朗普否認特意尋求會晤,美國官員也表示該話題未被討論。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表示他認為自己將在年底前與習近平會面,但他沒有詳細說明。
斯德哥爾摩會談還包括對美中經濟問題的長時間討論,格雷爾和貝森特強調,中國需要從以國家主導、出口驅動的製造業經濟轉向以增加消費需求為動力的經濟,這將有助於美國出口。
“中美合作將惠及雙方,而如果雙方對抗,雙方都將受到傷害,”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對會談的通報中稱。“中美之間穩定、健康和可持續的經濟和貿易關係不僅有利於實現各自的發展目標,也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穩定。”
中國與歐盟談判
斯德哥爾摩談判緊隨特朗普周日與歐盟達成的迄今為止最大規模貿易協議之後,該協議對歐盟出口至美國的大部分商品徵收15%的關稅,並同時與日本達成協議。
該協議為歐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也引發了不滿和憤怒,法國譴責該協議是“投降”,而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則警告稱這將造成“重大”損害。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憑藉其對全球稀土和磁鐵市場的掌控力,可在貿易談判中施加影響力,這些材料被廣泛應用於從軍事裝備到汽車雨刷電機等領域。
與歐盟不同,中國並不依賴美國的安全關係,因此可以讓貿易談判再持續幾個月,漢堡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西裏爾·德·拉·魯比亞對路透社表示。
“中國深知其強大的談判地位,這一點在4月觀察到的暫時性升級中顯而易見,”他說。
“但歐洲始終懸著美國撤銷安全保障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就是為什麼歐盟沒有像中國那樣升級局勢。”
5月和6月在日內瓦和倫敦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重點在於將中美雙方的報復性關稅從三位數水準降至更低,並恢復中國暫停的稀土礦物供應;以及美國暫停的英偉達H20人工智慧晶片等商品的供應。
在更廣泛的經濟問題上,華盛頓抱怨稱,中國以國家主導、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正向全球市場傾銷廉價商品,而北京則表示,美國對科技產品的國家安全出口管制旨在阻礙中國發展。
此外,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週二在北京會見了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美國企業代表團,並承諾維護公平開放的市場競爭,為外國企業提供支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