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Rae Wee 報導 週一美元開盤走強,美國通脹數據和美聯儲年內最後一次政策會議可能為本周定調,而中國不斷上升的通縮壓力對人民幣構成壓力。
隨著對日本央行超低利率政策可能接近尾聲的押注增加,美元兌日元匯率回升至145日元上方,最終收於145.12日元,扭轉了上周晚些時候美元兌日元匯率大幅下跌的部分趨勢。
英鎊下跌0.02%,至1.2545美元,並跌至週五兩周低點1.2504美元附近。
週五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就業增長加速,失業率降至3.7%,凸顯了全球最大經濟體勞動力市場的彈性,並對美聯儲明年初開始降息的預期構成挑戰。
“這些數字很不錯,”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BA)國際和可持續經濟負責人約瑟夫·卡普索說。
“工資水準可能仍然過高,美聯儲難以接受,而失業率下降——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驚喜。”
這些數據導致交易員推遲了對美聯儲何時開始降息的預期,許多人現在傾向於5月而不是3月。
歐元上漲0.06%,至1.0767美元,但距離週五逾三周低點1.07235美元不遠,而美元指數穩定在103.95。
該指數上周上漲超過0.7%,扭轉了三周的下跌。
現在焦點轉向本周晚些時候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政策會議和在此之前發佈的美國通脹數據,預計消費者價格將繼續逐年下降。
“本周對美元影響最大的將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特別是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在新聞發佈會上的講話,”CBA的卡普索說。
“如果他(鷹派)的話,我認為市場可能會無視他,美元保持穩定。但如果他(鴿派)的話,那麼我認為美元和債券收益率將會下跌,所以這是一個不對稱的反應。”
中國在掙扎
在亞洲,週末的數據顯示,中國11月份的消費者價格以三年來最快的速度下跌,而工廠門通貨緊縮加劇,表明隨著國內需求疲軟對國家經濟復蘇產生懷疑,通貨緊縮壓力越來越大。
離岸人民幣匯率徘徊在三周低點附近,最後報收於1美元兌7.1842元人民幣,不過在亞洲早盤交易中,其走勢基本處於弱勢。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亞洲外匯策略主管阿爾文·譚(Alvin Tan)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價格仍是拖累中國整體通脹的主要因素。儘管如此,經濟缺乏強勁復蘇表明,通脹疲軟將持續下去,確實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最新數據補充了最近的貿易數據和製造業調查,這些數據和調查一直呼籲進一步提供政策支持以支撐經濟增長。
澳元經常被用作人民幣的流動性代理,其匯率變化不大,為0.6577美元,而新西蘭元匯率上漲0.11%,為0.612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