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Lisa Baertlein 報導 週二起,中美兩國將對運輸各類貨物(從節日玩具到原油)的遠洋航運公司徵收港口費,使公海成為全球兩大經濟體貿易戰的關鍵戰場。
中國表示已開始對美國擁有、運營、建造或懸掛美國國旗的船舶徵收特別費用,但明確表示中國建造的船舶將免征該費用。
中國中央電視臺週二公佈的細則中,中國闡明了具體豁免條款,包括中國建造的船舶以及進入中國船廠維修的空船。
中國徵收的港口費將在單次航行首進港時收取,或按年度計費週期(自4月17日起算)收取該年度前五次航行費用。
今年初,特朗普政府宣佈計畫對關聯中國船舶徵收費用,旨在削弱中國對全球海運業的掌控並提振美國造船業。拜登政府時期的一項調查認定中國通過不公平政策和做法主導全球海運、物流及造船領域,為實施該制裁鋪平道路。
美國計畫於10月14日同步開徵。分析師預計中遠海運旗下集裝箱船隊將受衝擊最大,2026年該領域預計32億美元費用的近半數將由其承擔。
中國上周作出反擊,宣佈自同日起對美國關聯船舶徵收港口費。傑富瑞分析師奧馬爾·諾克塔指出,全球船隊中13%的原油油輪和11%的集裝箱船將受影響。
雅典Xclusiv船舶經紀公司研究簡報稱:“這種針鋒相對的對稱性將兩國經濟鎖入海運徵稅的螺旋式升級,可能扭曲全球貨運流向。”
作為對中國限制關鍵礦產出口的報復,特朗普週五威脅將在11月1日前對華商品加征100%關稅,並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新出口管制。
數小時後,美國政府官員警告稱,本周投票支持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IMO)降低航運業溫室氣體排放計畫的國家,可能面臨制裁、港口禁令或懲罰性船舶收費。中國已公開支持該國際海事組織計畫。
Xclusiv指出:“貿易政策與環境政策的武器化,標誌著航運已從全球貿易的中立通道轉變為國家治理的直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