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Rozanna Latiff and David Lawder 報導 中美兩國高級經濟官員將於週五抵達吉隆玻,舉行會談以防止貿易戰升級,並確保下周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順利進行。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裏爾將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晤,尋求突破之道。此前特朗普威脅稱,將從11月1日起對華商品加征100%關稅並實施其他貿易限制,以報復中國大幅擴大對稀土磁鐵和礦物的出口管制。
此次會談定於週六在馬來西亞首都舉行的東盟峰會期間舉行,這是何立峰、貝森特和格裏爾自五月以來第五次會晤,會談地點從歐洲城市轉移至這個同時依賴中美兩國的關鍵亞洲出口國。
稀土扼殺
談判焦點再度聚焦於中國對全球稀土礦物和磁鐵供應的掌控——這些材料對高科技製造業至關重要,北京方面一直將其作為對華盛頓的有效杠杆。
今年4月,特朗普對華進口商品加征新關稅,雙方關稅率迅速攀升至三位數。北京隨即切斷對美稀土供應,此舉曾威脅到美國電動汽車、半導體和武器系統的生產。
貝森特與格裏爾五月在日內瓦與何建平的首次會晤促成90天休戰期,美方關稅大幅降至約55%,中方降至10%,磁鐵供應得以恢復。雙方在倫敦和斯德哥爾摩進一步完善協議條款,九月馬德里會談最終達成將中國短視頻應用TikTok轉讓美國控股方的協議。
然而脆弱的休戰兩周後即告破裂:美國商務部大幅擴大出口黑名單範圍,自動將已上榜企業持股超50%的關聯公司納入管制,禁止向數千家中國企業出口商品。
中國隨即於10月10日實施全球稀土出口管制新規,要求使用中國稀土或中國企業研發的稀土提煉、提取及加工技術的產品必須獲得出口許可證,旨在防止稀土被用於軍事系統。
貝森特和格裏爾猛烈抨擊中國此舉是“全球供應鏈權力爭奪”,並誓言美國及其盟友絕不接受這些限制。據路透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加碼應對方案,擬限制向中國出口各類軟體驅動產品,範圍涵蓋筆記本電腦至噴氣發動機等令人眼花繚亂的領域。
臨危迴旋餘地
但分析人士指出,雙方在吉隆玻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談判恢復原有狀態,既保障磁鐵供應暢通,又避免美國大幅加征關稅。若談判失敗,下周四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特朗普與習近平的會晤可能取消。
喬治城大學中美全球問題對話計畫高級研究員丹尼斯·懷爾德表示:“我最終樂觀認為,本次會議將作出戰術性決定,延長停火期。”
“特朗普不會實施100%關稅。中方也會稍微退讓,不再堅持全球國防領域禁止稀土出口的立場。”懷爾德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主辦的網路論壇上如是說。
美方還可能敦促中方恢復採購美國大豆——中國9月份未採購任何美國大豆,給特朗普的重要政治支持群體——農民造成了經濟損失。
但談判不太可能深入探討美國對華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的核心指控——正是這些指控促使特朗普最初實施關稅,包括長期尋求的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向消費驅動)及削減過剩產能等問題。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經濟專案主任菲利普·勒克表示:“我們無法觸及該議題,因為必須要求中方購買大豆,對吧?這並非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