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四線及以下城市,尤其是縣域(縣城及縣級市)旅遊市場增長明顯,成為新增量。其中縣域市場酒店訂單同比增長68%,景區門票訂單同比增長151%。四線及以下城市旅遊訂單同比增長140%,增幅明顯高於一、二線城市。
在“五一”“十一”等旅遊旺季,一些熱門旅遊景區往往啟動“人從眾”模式,帶給遊客的旅遊體驗可能並不好。而且,有的熱門旅遊景點一到節假日還會限制參觀時間,跟團遊往往還會把行程安排得很緊,難以給人帶來沉浸式的體驗。此外,千篇一律的旅遊專案容易讓遊客產生“審美疲勞”,難以滿足遊客的多樣化需求。
而相比於這些熱門景點,地方特色縣城不僅沒有人山人海的現象,而且異質性、差異化明顯,消費也不高,受到不少遊客的歡迎。很多縣城就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吃喝玩樂一應俱全,還擁有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往往能夠給人帶來“驚喜”。這些正是不少遊客選擇到特色縣城,進行“反向旅遊”的緣故。
縣域文旅熱,“反向旅遊”流行,折射出公眾日益高漲的品質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旅遊需求。所以,“反向旅遊”對應著的恰是旅遊消費的“正向趨勢”,“反向旅遊”也具有正向意義。
可以“反向旅遊”,但不能“盲目旅遊”。消費者對“反向旅遊”也不應盲目跟風,要防範踩雷。如要看到,少數冷門景點之所以人氣不旺,可能存在接待條件簡陋、交通不便、觀賞性差、服務意識較差等問題。所以,遊客如要選擇“反向旅遊”,最好還是做好攻略,不能“走到哪兒算哪兒”,要事先“做做功課”。
縣域文旅應成為旅遊業轉型升級的一個契機。要把“縣域文旅熱”這把火燒好燒旺,把縣域文旅作為提振縣域經濟的一個抓手。接待地也要抓住“反向旅遊”這一機遇,積極改善環境、交通、衛生、食宿等各方麵條件,把“反向旅遊”當成“彎道超車”的機會。讓“反向旅遊”不僅是曇花一現,不僅出現於“五一”等節假日期間,而是成為一種旅遊常態。
不僅是小眾景點,一些熱門旅遊景區及其他景區都要能從中看到旅遊消費升級的信號,要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比如要更為重視消費者的旅遊體驗,更好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旅遊消費需求,避免同質化競爭,打造特色旅遊品牌,積極迎合與適應不斷升級的旅遊市場。
“縣域文旅熱”是旅遊業發展的一面鏡子。旅遊業需要從中獲得啟示,與時俱進,積極求變,更快適應旅遊市場的變化,更好滿足遊客的需求。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