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Nicholas P. Brown and Alexander Marrow 報導 義大利歷史最悠久的電視問答節目名為《遺產》,提供豐厚現金獎勵。這個節目名稱或許反映了許多義大利人將遺產視為理想的財富來源,也解釋了為何羅馬對這類饋贈徵收如此輕微的稅款。
但分析人士指出,若將義大利遺產稅水準提升至與多數歐洲國家相當,或能緩解這個歐盟第三大經濟體(也是最長期低迷的經濟體)面臨的經濟與社會問題。
經濟學家薩爾瓦托雷·莫雷利與德米特裏奧·古紮爾迪基於紐約石中心社會經濟不平等數據的研究顯示,2024年義大利繼承財富總額達2430億歐元(約合2820億美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4%。
比薩聖安娜大學經濟史學家賈科莫·加布蒂指出,該比例三十年間翻了一番,達到十九世紀末以來的最高水準。
儘管義大利的財富集中度尤為突出,但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積累的資產價值激增,這一趨勢在許多發達經濟體中普遍存在。
然而義大利的遺產繼承稅平均稅率低於0.5%,僅為全球平均水準的三分之一,巨額財富繼承者尤其享受輕稅待遇。
遺產稅低,社會流動性低
羅馬三大學經濟教授、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財富專案負責人莫雷利指出:“義大利低遺產稅阻礙社會流動性,使特權代代相傳。”
義大利多數富豪的財富源於繼承。瑞士金融集團瑞銀報告顯示,該國去年擁有62位億萬富翁,其中僅42%屬於白手起家,比例位居歐洲最低之列。
義大利首富喬瓦尼·費列羅(福布斯估算淨資產約410億美元)於2015年從父親米歇爾手中繼承了生產Nutella榛子醬的費列羅公司多數股權。
這種現象根源深遠。
義大利央行研究顯示,1427年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擁有前三分之一財富的家族,在歷經戰爭、瘟疫、革命和資本主義浪潮後,到2011年仍保持在前三分之一財富層的概率高出50%。
這項揭示義大利世襲財富相對穩定性的研究在2016年發表時曾引起轟動,但並未推動任何稅收政策變革。
義大利遺產稅年收入僅10億歐元,而德國和英國分別為約90億歐元,法國達210億歐元,其平均稅率分別為2%、2.9%和7.5%。美國遺產稅率為1.3%。
莫雷利指出,義大利微薄的遺產稅收入中,僅30%來自價值超百萬歐元的資產。
若將遺產稅稅率調整至歐盟平均水準,義大利可額外獲得近60億歐元稅收。
梅洛尼政府仍反對改革
米蘭博科尼大學經濟學教授蒂托·博埃裏指出,義大利放棄的稅收本可用於加強公立教育和托育服務——這是提升增長潛力、縮小貧富差距的關鍵途徑。
其他經濟學家認為,這筆資金可幫助總理喬爾吉婭·梅洛尼為低收入群體減免勞動稅——相較於富人,他們將更多收入用於消費,從而提振內需。
然而該議題爭議激烈,梅洛尼領導的右翼政府屢次駁回反對派和工會要求對富裕階層增稅的呼聲。
梅洛尼本月在X平臺發文稱:“左翼政客不斷提議開徵財富稅,所幸右翼執政後這些提案永遠不會見光。”
義大利民眾對增稅的抵觸情緒尤為強烈。該國公共服務水準在歐盟範圍內普遍薄弱,民調顯示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較低。
已故億萬富翁媒體大亨貝盧斯科尼2001年擔任總理時曾徹底廢除遺產稅,五年後繼任政府才以低稅率形式恢復徵收。
2022年上任的梅洛尼修改了稅收規則,使富人更容易通過生前向繼承人捐贈現金和資產來規避遺產稅。
整體稅收制度偏向富人
義大利對配偶和子女繼承的遺產免征100萬歐元以下的稅款。超過該門檻的部分按4%稅率徵稅。其他受益人需繳納最高8%的稅率,且免稅門檻較低或無免稅額度。
法國和德國的免稅門檻更為嚴格,稅率區間在5%至60%之間。
義大利反對遺產稅和財富稅的人士認為,該國稅負已相對較高,進一步增稅將損害經濟增長並促使富裕階層移居海外。
然而富有的義大利人仍有強烈的留居動機。最新研究顯示,社會最富有的7%人群目前繳納的稅款比例低於中低收入者。
義大利對富人典型收入來源的某些不動產和金融資產徵稅較低,對自雇人士實行有利的“統一稅率”所得稅,而中產階層的工資收入者則承受更重稅負。
聖安娜大學的加布蒂指出,法國和德國的經驗表明提高遺產稅幾乎不存在經濟風險。
“歐元區兩大經濟體對遺產徵收重稅,卻未引發富豪外逃或顯著損害經濟增長。”他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