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的遵義會議紀念館遊客絡繹不絕。景區門口,遊客在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有序排隊入場;紀念館內,遊客們聽講解員講述每一張圖片背後的紅色故事。“趁著假期帶孩子學習紅色歷史,感受紅色文化,覺得很有意義。”四川遊客董先生說。
春天已至,紅色旅遊成為出遊新亮點,中共一大紀念館、西柏坡紀念館、江蘇周恩來故居、福建古田旅遊區等景區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在龍年春節期間,湖南橘子洲旅遊區接待遊客63.2萬人次,同比增長44.63%。
在河南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景區,連續多日出現客流高峰,自駕遊、團隊遊客車水馬龍。新縣策劃了一系列活動,推出了紅色劇碼《山茶花開》等演藝節目,吸引大批遊客和市民前往遊覽觀賞。龍年春節假期,新縣共接待遊客52.11萬人次,其中紅色景區(景點)、紅色線路遊客數量達46.38萬人次。
在江蘇,納入江蘇智慧文旅平臺監測的23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點)共接待遊客115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2023年春節假期增長125.62%。革命紀念館接待遊客數量同比大幅上升,其中,周恩來紀念館共接待遊客16.27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481%。
紅色旅遊發展水準持續提升,遊客的旅遊體驗更加豐富。有的紅色旅遊景區持續推動“紅色旅遊+”,與多業態融合發展,新產品加速湧現;有的紅色旅遊景區積極進行智慧化、數位化建設,通過運用AR、VR等新技術,讓紅色故事的傳播方式實現了從靜態、單一向動態、多元的轉變,增強了紅色文化傳播效果。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做好紅色旅遊工作意義重大,是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促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重要手段。文化和旅遊部將貫徹落實《愛國主義教育法》,繼續加大對紅色旅遊的支持和引導力度,促進紅色旅遊與鄉村旅遊、生態旅遊等業態融合,推出一批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持續優化建設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推動紅色旅遊持續健康發展。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