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深度· 言論 > 文章内容 返回
福特CEO法利警告:美國AI發展面臨勞動力短缺危機
发布:2025-09-30

9 月 30 日消息,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表示,若缺乏支撐人工智慧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人才,美國將無法實現其人工智慧領域的“登月”目標。

據預測,到 2033 年,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激增至 4.8 萬億美元(IT之家注:現匯率約合 34.21 萬億元人民幣)。法利警示,美國在推進人工智慧發展的過程中,忽視了建設和維護數據中心及製造設施所需的勞動力。儘管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實施了大規模關稅政策以重振製造業崗位,但美國製造業在人才招聘與留存方面的問題仍持續存在。

“我認為意圖是存在的,但目前沒有任何措施來支撐這一宏偉目標的落地,”法利週一在接受 Axios 新聞網站採訪時表示,“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到這些崗位工作,我們又如何能將這些產業遷回國內?”

法利對人工智慧數據中心及相關工廠人員配置問題的擔憂,實則是美國“基礎經濟領域”危機的縮影。據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數據,由藍領工人支撐的“基礎經濟領域”貢獻了美國 12 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這位福特 CEO 此前曾指出,人工智慧可能會淘汰半數白領崗位,同時催生對技術工種的大規模需求。

然而,法利表示,目前尚無足夠勞動力來滿足這一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他在今年 6 月發佈的領英帖子中提到,美國目前短缺 60 萬名工廠工人和 50 萬名建築工人,且未來三年內將需要 40 萬名汽車技術人員。

分析師將勞動力短缺歸因於美國國內勞動力人口老齡化,以及限制人口增長的嚴格移民政策。而法利則認為,問題的核心在於社會對勞動力短缺現象的認知不足。

“我們都覺得美國可以做得更好,”他在今年 6 月的阿斯彭思想節(Aspen Ideas Festival)上表示,“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思維模式,要認可‘基礎經濟領域’的成就與重要性,以及它對美國經濟活力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意義。”

人工智慧領域已開始感受到勞動力短缺帶來的影響。英國數據中心運營商 Pure Data Centres 集團首席執行官道恩・蔡爾茲女爵(Dame Dawn Childs)表示,儘管數據中心需求激增,但建築工人短缺正阻礙其擴張計畫的推進。

“目前具備專業技能的建築工人數量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她去年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如是說道。

此外,由於技術人才短缺,數據中心在開展專業化運營工作時也面臨重重困難。IT 服務管理機構正常運行時間協會(Uptime Institute)在 2020 年對數據中心運營商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半數受訪者面臨職位空缺難以招到人的問題,而 2018 年這一比例僅為 38%。德勤(Deloitte)2025 年 4 月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該問題至今仍未得到緩解:在接受調查的 120 位美國電力企業及數據中心高管中,51% 的人表示數據中心相關技術人才短缺是“核心挑戰”,超 60% 的受訪者將其列為首要挑戰。

與此同時,計算型數據中心的需求持續飆升。麥肯錫(McKinsey)數據顯示,從現在到 2030 年,全球計算型數據中心領域的資本支出預計將達到 6.7 萬億美元。預計僅在 2025 年,被稱為“超大規模企業”的大型雲服務提供商就將投入 3000 億美元。

“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人才問題,多數人也這麼認為,”法利在接受 Axios 採訪時表示,“但實際情況遠非如此簡單。這本質上是認知問題,更是社會層面的問題。”

法利指出,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還需調整相關政策。他一直宣導增加職業培訓和學徒機會方面的投入,並推動有利於貿易的政策及旨在提升產業能力的監管改革。

“如果我們成功了 —— 當我們成功的時候 —— 我們就會著手解決更重大、更高層面的問題,”他表示,“但目前,我們亟待解決的都是非常實際的問題。比如,週一早上,我的經銷商門店就急需 6000 名技術人員。”

來源:中國IT之家

上一篇:OpenAI今年上半年業績披露:營收43億美元,燒掉25億美元
下一篇:上市7天,鴻蒙智行全新問界M7大定突破6萬臺
相關推荐
  • 英偉達CEO黃仁勳:AI需求真實 與互聯網泡沫有本質區別
    链接阅读
  • BBC危機解析:原因是什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链接阅读
  • 段永平:投資茅臺不需要太看宏觀環境,肯定比放銀行好,“茅臺將來一定會回來”
    链接阅读
  • 分析——BBC危機暴露出這家著名英國機構的裂痕
    链接阅读
  • 羅克韋爾自動化石安:中國具備工業AI落地的最佳土壤
    链接阅读
  • 科學儀器巨頭賽默飛中國區總裁:硬體設備產生海量數據超出人類處理能力
    链接阅读
  • 劉強東:技術發展與就業並不衝突,機器人解放人類同時催生大量新崗位
    链接阅读
  • 義大利制藥集團凱西CEO:近兩年在中國上市的產品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美韓公佈貿易協議中造船投資與潛艇合作細節

2025-11-14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

美國將取消對厄瓜多爾、阿根廷、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部分產品的關稅

德國重新審視對華政策 貿易壓力暴露脆弱性

法國紀念巴黎恐襲遇難者十周年

全球致命熱浪催生3億美元氣候健康研究基金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