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時不知源頭,覆滅後不知所蹤,誰能想到一個盲眼行吟詩人的故事裏竟藏著一段真實存在的歷史?
如果不是邁錫尼城址的發現,米諾斯文明估計直到現在都還是一個傳說。
有人說,它是歐洲最早的古代文明,也有人說,它是希臘古典文明的先驅,以王宮建築、壁畫及陶器、工藝品等著稱於世。
它就像已經失落的亞特蘭蒂斯城一樣,人們對它知之甚少,甚至連這個名字也只是一個現代的稱呼。它們屬於哪個民族,創造了怎樣燦爛的文化,又是如何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呢?
…
克里特島上的異域文化
米諾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也譯作彌諾斯文明,是在愛琴海的克里特島上出現的第一個文明,存在於約西元前2000-前1450年。
因為出現於古希臘,它很容易被歸為古希臘文明方隊,但事實上,米諾斯文明即克裏特文明與古希臘文明沒有絲毫關聯。當希臘人出現的時候,克裏特文明已經在大海中消亡了……
米諾斯人如何稱呼自己的文明是一個未知數,而現如今的名字則來源於古希臘神話中的克裏特國王米諾斯。
米諾斯是宙斯和歐羅巴的兒子,因為被天後赫拉排擠,他和母親歐羅巴躲到了克里特島。這個島上的國王阿斯特瑞厄斯與歐羅巴結婚,並收養了她的兒子。之後,米諾斯成為克裏特國王。
米諾斯因智慧和公正而著名,死後成為了冥國的判官。因為米諾斯的故事太具神話色彩,在古希臘時代,米諾斯王就被看作了傳說人物,更別說直到近代,學術界都認為有關米諾斯王的事蹟純屬虛構了。
然而,曾經存在過的歷史總會殘留著蛛絲馬跡,等待著後人的開啟。
1878年,希臘考古學家卡洛凱裏諾斯在克里特島發現的一部分──陶瓶儲藏庫房,並開始稱此為米諾斯王宮。
20世紀初,英國考古學家阿瑟·愛文斯在希臘克諾索斯挖掘出古代的王宮遺址(即現在的克諾索斯王宮博物館)後,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米諾斯的迷宮。
出土的大量遺物表明,克裏特青銅文化確實是世界古代文明重要中心之一。比如克里特島還有很多處王宮和城市遺址,重要的有馬利亞王宮遺址、古爾尼亞遺址等。
此外,考古學家在法伊斯托斯和馬里亞也發現了宮殿。島嶼可能被劃分為四個政治區域,北面的從克諾索斯管理,南面的從法伊斯托斯管理,中東部的從馬里亞,最東端由下紮克羅斯管理。
不僅如此,考古學家還發現,米諾斯有著極富魅力的異域文化。
米諾斯的男人穿褶皺短裙,纏腰帶,婦女則穿敞開至肚臍的長袍,配以短袖和鑲邊的裙子,服裝上的花紋多為對稱幾何形狀。他們還使用一種尚未被破解的線性文字A,這是一種早期用來記事的希臘語字母。
米諾斯宗教中對於女神的描寫也大大超過男神。比如掌管生育的母神,一個女性的動物主宰,一個城市、家庭、收穫、冥界的女性保護者等,她們通常顯現為蛇、鳥、罌粟,或一個頭為某種動物的形象。
在米諾斯,婦女有著較高的地位,甚至繼承權有可能是母系的。婦女可以擁有並繼承財產,而且可以向丈夫提出離婚。
並且,可能是出於宗教原因,年輕的米諾斯男女喜歡表演有生命危險的雜技。他們輪流從沖過來的公牛的角上跳過去。跳完舞後,他們把公牛宰殺了,把血撒在大地上獻神。即使很少有人在跳過這種舞後能活下來,他們仍樂此不疲……
…
海上霸國的超前文明
希臘文明一直被奉為高度超前的文明,但其實,早在4000年前,地中海克里特島的社會發展就比大陸上的希臘要早好幾百年,貿易、航海、發達的排水系統都是他們玩剩下的。
農業:米諾斯人不僅會飼養牛、豬、山羊,還種植小麥、大麥、野豌豆、鷹嘴豆,培育葡萄、無花果、橄欖。神奇的是,很早開始他們就已經學會種植罌粟,並可能用於製造鴉片了,還知道如何馴養蜜蜂,並且從近東接受了石榴和溫柏。
建築:別以為出現年代早,建築就非常簡陋,米諾斯人就跳出來打臉了。他們的城市由石子鋪成的路連接,石子是用銅鋸切成。道路還修建有排水系統,上層貴族還可享受用粘土製成的下水道設施。
而米諾斯人居住的房屋,通常為平的瓦片頂,灰泥、木質或是大石板地面,整體有兩三層樓高。他們可能用石塊和碎礫建造矮牆,挑高使用泥磚,用天花板上的橫木來支撐屋頂。
雄偉的米諾斯主皇宮就有五層高,裏面有1300多個房間,房間的牆壁上還裝飾著表現米諾斯人生活的彩色繪畫,極富藝術氣息。宮內設有宗教神殿、工匠的工作室,儲存室和起居室等。
商業:米諾斯人以從事海外貿易為主,他們的文化在約西元前1700年之前就顯示出了高度的組織性,許多歷史學家都認為米諾斯人在與同時期重要的錫交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米諾斯水手不僅在克里特島周圍的驚濤駭浪中打魚並把漁貨銷售到地中海東部,還進行番紅花的貿易。這是一種產自愛琴地區的自然基因變種,現在已經很難找到這種貿易的實物證據,聖托裏尼的一幅壁畫“番紅花採集者”似乎還在述說昔日的繁華。
更耐用的交易品是貿易市場上的香餑餑,如陶、銅、錫,以及大量的金銀奢侈品。
藝術:由於木頭和織物無法抵禦歲月的侵襲,米諾斯文明最重要的藝術遺存為米諾斯陶器、宮殿建築與壁畫、石雕以及印章。藝術和物質文化的遺跡,特別是陶瓷風格的序列,幫助在考古學中界定了米諾斯文化的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有其自有的特徵。
要瞭解古代米諾斯藝術,克裏特最大城市伊拉克利翁的考古博物館、戈提那遺址、克諾索斯遺址、斐斯托斯遺址都是最好的老師。
…
米諾斯是如何消亡於大海的?
毫無疑問,克里特島是歐洲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然而,大約在西元前1500年前後,這座島上的所有城市,突然在一夕間全部被毀壞,這個古老的文明便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人們對它消失的原因議論紛紛,但真相依舊撲朔迷離。
猜測一:火山滅亡
正如龐貝古城曾一度被湮沒在火山灰下長達千年般,很多人都支持米諾斯文明毀於火山爆發的觀點。
1967年,美國考古學家在克里特島以北130公里的桑托林島六十米厚的火山灰下,挖出一座古代商業城市。經考證,這座城市是在西元前1500年前後,桑托林火山大爆發時被火山灰所埋葬。
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山大爆發,噴出的火山灰渣占地面積廣達62.5平方公里,島上的城市幾乎在一瞬間就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下,並波及地中海沿岸及島嶼。
文獻記載,當時埃及的上空也曾出現了三天漆黑一片的情景。此外,火山爆發還會引發巨大的海嘯,這些滔天巨浪,滾滾南下,很可能摧毀了克里特島上的城市、村莊,米諾斯王國也隨之化為烏有。
猜測二:饑荒
也有證據表明,貿易網路的失敗導致了米諾斯的城鎮為饑荒所毀。當時,米諾斯的麥子供應主要來自於黑海海岸的農場。
許多學者認為:古代的貿易王朝很容易因為貿易網路的斷裂而崩塌。因為缺乏調控手段,糧食和其他生活資源未被適當地重視,而奢侈品卻被不當地過高估價,結果導致了饑荒和人口減小。
與此同時,日益成熟的鐵器逐漸取代銅器,米諾斯商人的貿易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當饑荒無法為貿易所緩解的時候,文明的衰落就不可避免了。
猜測三:外敵入侵說
部分學者認為,邁錫尼的入侵才是導致米諾斯文明隕落的直接原因。米諾斯的航海能力因為錫拉火山的噴發而遭到重創,邁錫尼趁機入侵,當時的米諾斯國王的管理技能根本無法維持這樣一個龐大的貿易王國,於是很快國家走向滅亡。
少數生還的人,將米諾斯的文字、藝術、先進的技術帶到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北部,逐漸發展起燦爛的邁錫尼文明。
然而,大約在西元前12~前11世紀時,多利安人南下摧毀了邁錫尼文明。隨著漫長歲月的流逝,人們已經逐漸淡忘了當時這一處於歐洲領先地位的燦爛的古代文明,米諾斯文明徹底淪為了傳說。
假作真時真亦假!誰能想到一個盲眼行吟詩人的故事裏竟藏著一段真實存在的歷史?邁錫尼城址的發現如同打開了黑暗中的一個缺口,是否未來還有更多考古遺址的出土,去驗證那些古老的傳說?
來源:全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