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晚間,國內“礦茅”紫金礦業(601899.SH/2899.HK)發佈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前三季度營收為2542.00億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10.3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78.64億元,同比增加55.45%。
紫金礦業在報告中稱,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同比增幅均實現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公司強化生產組織與運營管理,礦產金、銅產量分別同比增長20%、5%;同時依託投資並購整合能力,通過技改擴產和運營優化,快速釋放產能,並精准把握金屬價格上行窗口,盡產盡銷,充分享受價格上漲紅利。
今年前三季度,紫金礦業礦產金產量65噸,同比增加20%;礦產銅產量83萬噸,同比增加5%;礦產銀產量335噸,同比增加1%;礦產鋅產量27萬噸,同比下降12%。
公司礦山企業毛利率為60.62%,同比增加2.91個百分點;綜合毛利率為24.93%,同比增加5.40個百分點。
從數據來看,紫金礦業礦產金產量同比和環比均持續提升,超過全年計畫指標時序進度。報告中提到,主要增量來自新並購的加納阿基姆金礦,交割後5個月已貢獻產量3.2噸,新投產的新疆薩瓦亞爾頓金礦,以及處理量提升的山西義興寨金礦、貴州水銀洞金礦、塞爾維亞博爾銅金礦。
報告強調,伴隨金價上漲,黃金板塊已成為公司利潤增長的重要引擎。
不過,紫金礦業三季度礦產銅產量環比減少6%。報告提及,主要原因是受剛果(金)卡莫阿-卡庫拉銅礦淹井事件影響,公司正與股東方積極推進卡庫拉礦段東區的複產工作。
此外,在新進軍的鋰資源板塊方面,紫金礦業前三季度產碳酸鋰1.1萬噸(包含藏格礦業2025年5月以來的產量0.37萬噸)。公告還提到,旗下阿根廷3Q鋰礦一期年產2萬噸碳酸鋰專案已於三季度末投產,湖南湘源鋰礦500萬噸/年采選系統也將於四季度試生產。
不過,報告顯示,紫金礦業礦產品單位銷售成本有所上升。報告中給出相關解釋:部分礦山品位下降、運距增加及部分露天礦山剝采比上升;因黃金價格大幅上漲,以金價為基準計算的權益金同步大幅提升;新並購企業過渡期成本高,如加納阿基姆金礦交割後暫時仍延用收購前的礦山生命週期模型(至2027年結束)計算資產折舊,導致折舊攤銷成本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9月30日,紫金礦業旗下紫金黃金國際有限公司(下稱“紫金黃金國際”,2259.HK)已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以71.59港元/股的價格發行4.01億股(含超額配授權),募資總額約287億港元,創下迄今為止全球黃金開採行業規模最大IPO、中國礦業企業境外最大IPO以及2025年全球第二大IPO的紀錄。
紫金礦業稱,紫金黃金國際的上市為國際資本市場提供了一個稀缺的“全球純黃金業務”投資標的。
紫金黃金國際股價在上市首日高開高走,收盤價達120.6港元/股,較發行價上漲約68%。截至10月17日,股價已上漲至147.80港元/股,總市值約4000億港元,較上市時整體市值上漲超100%,位列全球黃金礦業企業市值第4位。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