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SpaceX持續發射數百枚星鏈衛星進入軌道,地球近地空間正變得越來越擁擠。然而,所有衛星在太空中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天敵”——太陽能量。隨著太陽活動頻率上升,強烈的太陽風暴正對軌道衛星造成越來越明顯的負面影響。
一項最新的研究指出,SpaceX的星鏈衛星已明顯受到太陽能量增加的影響。雖然目前觀測到的“壽命損失”僅為10至12天,但研究人員強調,這一效應不應被忽視。即便影響看似微小,它卻會在整體運行中增加衛星之間的碰撞風險,原因在於太陽風暴增強了大氣層上緣的摩擦力,使衛星下沉速度加快,從而打破原本的軌道秩序。
這進一步暴露出地球軌道交通的另一隱憂:多數衛星,包括星鏈在內,都沒有被強制配備受控再入系統。一旦這些衛星失效,它們將以不可預測的方式重返地球。這不僅會增加隕落地面的可能性,還可能對人類造成財產或安全風險。此外,由於太空垃圾的增加,國際空間站也頻繁需要調整軌道,以規避不斷增長的太空碎片風險。更令人擔憂的是,現行國際法規尚未就“如何安全處理退役衛星”建立有效規範,這使得整個軌道生態面臨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
雖然大部分衛星在再入大氣層時會燃燒殆盡,但這些高溫燒蝕過程中釋放出的金屬顆粒,可能對地球大氣層構成潛在污染,加劇全球氣候問題。當前的研究聚焦於星鏈,但這一問題並非SpaceX獨有。凡是在地球軌道部署衛星的企業和機構都需要面對這一嚴峻挑戰。太陽活動影響著所有衛星系統,軌道資源管理亟待全球合作與制度完善。
來源:中國手機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