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Daphne Psaledakis 報導 盧旺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於週五簽署了一項由美國斡旋的和平協議,這為結束今年已造成數千人死亡、數十萬人流離失所的衝突帶來了希望。
該協議標誌著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政府主導的談判取得突破,旨在吸引數十億美元的西方投資進入富含鉭、金、鈷、銅、鋰等礦產的地區。
在華盛頓與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奧舉行的儀式上,兩國外交部長簽署了該協議,承諾落實2024年協議,根據路透社看到的協議副本,盧旺達軍隊將在90天內從剛果(金)東部撤出。
協議還稱,金沙薩和基加里將在90天內啟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框架。
“他們打了多年,用的是砍刀——這是有史以來最慘烈的戰爭之一。而我恰好有一個人能促成和解,”特朗普週五在華盛頓簽署協議前表示。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美國將獲得剛果的大量礦產開採權。他們非常榮幸能來到這裏。他們從未想過自己會來。”
盧旺達外交部長奧利維爾·恩杜洪吉雷赫稱該協議為轉捩點。剛果外交部長特蕾絲·凱伊庫瓦姆巴·瓦格納表示,協議必須伴隨撤軍行動。
特朗普隨後在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了兩位官員,並向他們遞交了邀請剛果總統費利克斯·齊塞克迪和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赴華盛頓簽署一系列協議的信函。特朗普的非洲事務高級顧問馬薩德·布盧斯將該協議稱為“華盛頓協議”。
恩杜洪吉雷赫告訴特朗普,過去的協議並未得到落實,並敦促特朗普繼續參與其中。
特朗普警告稱,若協議被違反,將面臨“非常嚴厲的懲罰,包括經濟和其他方面”。
據分析人士和外交官稱,盧旺達已向邊境地區派遣至少7000名士兵,支持M23叛軍。該叛軍今年早些時候以閃電戰方式佔領了剛果東部兩大城市及富含礦產的地區。
M23的進展是持續數十年衝突的最新一輪,該衝突根源可追溯至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引發了人們對更廣泛戰爭可能捲入剛果鄰國的擔憂。
經濟協議
布盧斯今年5月表示,華盛頓希望和平協議及配套礦產協議能在今夏同時簽署。
魯比奧週五表示,各國元首將在幾周內來到華盛頓,以最終確定完整的協議和框架。
然而,週五簽署的協議給予剛果和盧旺達三個月時間,以啟動一個框架,旨在“擴大源自區域關鍵礦物供應鏈的對外貿易和投資”。
一位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透露,另一份關於該框架的協議將在白宮另行安排的活動中由國家元首簽署,具體時間尚未確定。
該消息人士稱,在多哈進行的持續談判(這是一項與剛果政府和M23代表團參與的平行調解努力)取得進展,是簽署經濟框架協議的前提條件。
週五簽署的協議對卡塔爾主持的談判表示“全力支持”。
協議還規定,剛果和盧旺達將在30天內成立聯合安全協調機制,並實施去年達成的計畫,在三個月內監督和核實盧旺達士兵的撤離。
針對剛果民主解放力量(FDLR)的剛果軍事行動——該武裝組織包括盧旺達前軍隊殘餘勢力及參與1994年大屠殺的民兵組織——也應在同一時間框架內結束。
報導稱,剛果談判代表已放棄此前要求盧旺達軍隊立即撤離剛果東部的主張,為週五的簽字儀式鋪平道路。
剛果、聯合國和西方國家稱,盧旺達通過派遣軍隊和武器支持M23武裝組織。
盧旺達長期否認協助M23,稱其部隊是在對剛果軍隊及與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有關聯的胡圖族民兵組織(包括FDLR)進行自衛。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和缺陷,這是目前實現和平進程的最佳機會,”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專注於非洲大湖地區研究的政治學家傑森·斯蒂爾斯表示。
斯蒂爾斯補充稱,類似方案此前曾被嘗試過,而“作為該協議的幕後推手,美國必須確保雙方遵守協議條款”。
週五簽署的協議規定,盧旺達和剛果將共同降低礦物供應鏈風險,並建立“連接兩國的價值鏈,必要時可與美國及美國投資者合作”。
剛果埃布特利研究所的政治分析師特雷索·基班古拉指出,協議條款傳遞了“戰略資訊:確保東部地區安全也意味著保障投資安全”。
“尚待觀察這種經濟邏輯是否足以結束衝突,”他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