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中國交通強國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當前中國交通強國建設取得哪些成效?農村交通物流如何提質增效?科技創新如何助力交通強國建設?在28日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瞭解答。
交通基礎設施網路更強
機械轟鳴“交響”,墩柱成排林立,施工人員有序開展作業……春節過後,惠河高速改擴建專案東江特大橋建設現場一派忙碌。作為中國廣東省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程,惠河高速改擴建專案掀起新年開工建設熱潮。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交通發展,基建先行。發佈會上,一組數據,印證交通基礎設施網路之強——
綜合交通網絡總里程超過600萬公里;
中國鐵路營業里程15.9萬公里,其中高鐵4.5萬公里;
中國公路總里程544.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4萬公里;
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8萬公里,其中高等級航道1.7萬公里;
港口生產性碼頭泊位21905個,其中萬噸以上的碼頭2883個;
民航運輸機場259個,其中年旅客吞吐量超過千萬人次的機場38個……
加快建設中國交通強國也是做好新時代交通運輸工作的總戰略、總抓手。成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領導小組;構建由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五年規劃、五年行動計畫、三年滾動計畫和年度投資計畫構成的規劃計畫體系;川藏鐵路、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積極有效推進,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重大標誌性工程投產運營……交通運輸部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我們交通運輸在‘大’的基礎上向‘強’又邁進了一大步、在‘有’的基礎上向‘好’又邁進了一大步。”交通運輸部部長說。
“四好農村路”建設持續推進
2023年,攀枝花啟動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工作,全年新改建農村公路近300公里。這不僅成為中國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縮影,也成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生動注腳。
2023年3月,中國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單位聯合印發的《加快建設中國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畫(2023—2027年)》提出,深入實施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加快實施“四好農村路”助力鄉村振興五大工程,完善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農村公路網絡。
“中國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460萬公里”“實施了農村公路危橋改造6.3萬座、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30萬公里”……發佈會上,用事例和數據詳細展現了中國“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最新進程。
四好農村路’建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為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帶去了人氣、財氣,也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交通運輸部今年將深入推進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加快構建符合國情的農村公路治理體系、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等。
交通運輸智慧綠色發展深入推進
2月27日,百度“蘿蔔快跑”自動駕駛汽車駛過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和武漢白沙洲大橋,實現了自動駕駛技術在萬裏長江的第一次“跨越”,武漢也成為中國首個實現智能網聯汽車橫跨長江貫通示範運營的城市。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5G通信、大數據等新技術快速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加快應用。與此同時,中國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投入運行、C919中國國產大飛機投入商業運行、CR450動車組深化研製……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交通運輸領域持續搶抓產業升級發展機遇,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智慧綠色發展深入推進。智能鐵路、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民航、智慧郵政等建設步伐加快,已經建成和在建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規模均居世界前列。
中國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是推動加快建設中國交通強國的重要舉措和重要抓手。
山東“智慧港口建設”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建成了全球首個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中車集團“綠色智能交通裝備研製及應用”試點工作進展順利,世界首列時速350公里的高速貨運動車組下線……截至2023年底,中國交通運輸部已組織包括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等在內的77個單位開展了424項中國交通強國試點工作,目前44項試點任務正在開展評估驗收,部分專案已經完成。
下一步,將健全工作機制,完善規劃體系,強化政策體系,加強試點工作,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