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Patricia Zengerle and Nelson Bocanegra 報導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本周威脅因哥倫比亞禁毒政策對其加征關稅,標誌著他與這個長期以來一直是華盛頓最親密拉美盟友的國家之間的爭端急劇升級。
此舉同時否定了打擊毒品交易的傳統理念:即自由貿易能使合法出口比販毒更具吸引力。
特朗普周日宣佈將提高關稅並停止對波哥大的財政援助,哥倫比亞週一表示已召回駐華盛頓大使。目前哥倫比亞對美出口商品普遍適用10%的關稅稅率,這是特朗普對多國實施的基準稅率。
此前哥倫比亞左翼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指控美國犯下“謀殺罪”,並稱美軍在委內瑞拉近海擊沉的船隻屬於“普通家庭”而非反叛組織,特朗普隨即稱佩特羅為“非法毒品頭目”。
數周來,美國與拉丁美洲多國關係持續緊張。美軍在加勒比海南部大幅增加軍事存在,並在國際水域襲擊其指控運毒的船隻,卻未提供證據。
數十年來,美國採取雙軌策略協助哥倫比亞打擊強大毒梟集團。
該策略一方面提供軍事安全援助,另一方面實施貿易經濟援助——包括1991年簽署的貿易協定,允許安第斯國家產品免關稅進入美國市場,旨在為毒品交易創造合法替代途徑。
高額進口關稅與援助削減將顛覆美國對哥倫比亞的長期政策。分析人士指出,這些措施最終可能加劇特朗普政府誓言根除的毒品走私活動。
“將佩特羅總統與犯罪性毒品走私活動掛鉤,似乎是特朗普為其擬對哥倫比亞徵收關稅尋找的法律依據,”波哥大哥倫比亞風險分析公司分析師塞爾吉奧·古茲曼指出。
他補充稱,進口關稅將適得其反,因為其打擊對象是為政府提供重要稅收來源的合法企業。“這些關稅對非法經濟毫無影響,卻會加劇合法經濟的困境。”
美國是哥倫比亞最大貿易夥伴,年貿易額約300億美元,對南美國家保持小幅貿易順差。
關稅作為政策工具
特朗普在重塑美國全球關係的過程中,屢屢動用關稅手段以獲取對外國政府的政治及經濟影響力。
康奈爾大學政府學教授肯·羅伯茨指出:“特朗普視關稅為政策工具,旨在建立杠杆優勢並施壓外國政府。”
“所有這些都符合將拉丁美洲視為美國勢力範圍、美國有權干預的思維模式。”羅伯茨補充道。
據哥倫比亞-美國商會數據顯示,該國出口的35%流向美國市場,而從美國進口的70%商品為哥倫比亞本土無法生產的物品。
波哥大ANIF經濟智庫負責人何塞·伊格納西奧·洛佩斯指出,咖啡、鮮花、香蕉、酸橙、鱷梨等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企業,以及畜牧業者和石油生產商將遭受重創。
“為打擊毒品走私,哥倫比亞需要稅收帶來的合法收入來支撐安全體系和國家機器運轉,”洛佩斯強調。
自今年1月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以來,美哥兩國關係持續緊張。當月,因佩特羅拒絕接收美國新政府移民嚴打行動中遣返人員的軍用航班,特朗普曾威脅實施高額關稅。
上月聯合國大會期間,特朗普又因佩特羅在支持巴勒斯坦示威活動中的言論,撤銷了這位哥倫比亞領導人的簽證。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美洲專案副主任朱莉安娜·魯比奧指出,特朗普轉向高額關稅和切斷援助的舉措可能對哥倫比亞經濟造成災難性影響。
“我正密切關注這場針鋒相對的對抗是否升級,以及是否會出臺強制提高關稅或停止援助的政策…還是僅是曇花一現?”
但魯比奧指出,鑒於華盛頓與波哥大長期緊密的雙邊關係,此舉將向該地區傳遞出複雜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