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David Lawder and Manoj Kumar 報導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印度商品加征關稅翻倍至最高50%的措施於週三如期生效,加劇了全球兩大民主國家及戰略夥伴之間的緊張關係。
因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而實施的25%懲罰性關稅,疊加特朗普此前對印度多項產品徵收的25%關稅,使服裝、寶石首飾、鞋類、體育用品、傢俱和化學品等商品的總關稅率高達50%。該稅率位居美國對印關稅之首,與對巴西和中國的稅率持平。
新關稅將威脅數千家小型出口商及就業崗位,包括莫迪總理家鄉古吉拉特邦的產業。
印度商務部暫未回應置評請求。但一位要求匿名的商務部官員表示,受關稅影響的出口商將獲得財政援助,並被鼓勵開拓中國、拉丁美洲和中東等多元化市場。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向貨運公司發佈的通知顯示,在午夜截止期限前裝船並運往美國的印度商品可享受三周豁免期。這些商品仍可在美國東部時間9月17日淩晨12點01分(格林尼治時間4點01分)前按原有較低關稅稅率入境。
根據《232條款》國家安全貿易法單獨徵收最高50%關稅的鋼鐵、鋁及衍生產品、乘用車、銅等商品亦獲豁免。
印度貿易部官員稱,美國進口商品平均關稅約為7.5%,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則強調汽車關稅最高達100%,美國農產品平均適用關稅率為39%。
談判破裂
隨著午夜生效期限臨近,美國官員對印度能否避免關稅實施不抱希望。
當被問及印度輸美商品增稅是否如先前宣佈將於週三生效時,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僅簡短回應:“是的”,未作進一步說明。
週三的關稅舉措源於五輪談判破裂。此前印度官員曾樂觀表示,美方關稅可能限制在15%的水準——該稅率適用於日本、韓國及歐盟等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的美國進口商品。
雙方官員均將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與第五大經濟體談判破裂歸咎於政治誤判和信號錯失。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2024年兩國雙邊貨物貿易總額達1290億美元,其中美國貿易逆差為458億美元。
出口商喪失競爭力
出口商團體估算,關稅上調可能影響印度對美870億美元商品出口中的近55%,同時使越南、孟加拉和中國等競爭對手受益。
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主席S.C.拉爾漢表示:“此舉將擾亂印度對最大出口市場的供應鏈。”他指出紡織品、化工品和皮革等約55%的出口商品將面臨30%-35%的價格劣勢。
他建議政府除提供低成本信貸和放寬貸款條件外,還應考慮為受影響出口商實施為期一年的銀行貸款寬限期。
孟買英迪拉·甘地發展研究所經濟學教授拉傑斯瓦裏·森古普塔指出,允許盧比“貶值是間接支持出口商”、重獲喪失競爭力的途徑之一。
若維持此關稅水準,將削弱印度作為中國替代製造基地的吸引力,尤其在智能手機和電子產品等領域。
美印對峙引發外界對兩國更廣泛關係的質疑——作為共用中國關切的重要安全夥伴,雙方關係正面臨考驗。
不過週二,美國國務院與印度外交部發表措辭一致的聲明,稱兩國外交部及國防部高級官員週一舉行視頻會議,表達了“繼續深化雙邊關係廣度與深度的意願”。
雙方同時重申對“四方安全對話”的承諾——該機制由美印澳日四國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