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ndrea Shalal, Nandita Bose and Arsheeya Bajwa 報導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於週三宣佈,蘋果公司將在美國新增1000億美元投資,此舉或有助於其規避iPhone可能面臨的關稅。
這一新承諾使蘋果公司在未來四年內的美國國內投資總額達到6000億美元。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曾宣佈將在同一時期投資5000億美元並招聘2萬名員工。
此次宣佈的重點是擴大蘋果公司在美國的供應鏈和先進製造業務,但仍未達到特朗普要求蘋果公司開始在美國國內生產iPhone的訴求。
“像蘋果這樣的公司,它們正在回流。它們都在回流,”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說,此前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剛送給他一件美國製造的紀念品,底座為24K金。
“這是朝著最終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即確保在美國銷售的iPhone也由美國製造,”特朗普補充道。
當被問及蘋果公司是否最終能在美國組裝整部iPhone時,庫克指出,許多組件如半導體、玻璃和Face ID模組已實現本土化生產,但表示最終組裝仍將在海外進行“一段時間”。
儘管這一投資承諾意義重大,但分析師指出,相關數字與蘋果公司的典型支出模式一致,也與拜登政府及特朗普前任任期內做出的承諾相呼應。
今年5月,特朗普曾威脅對在美國境外製造的產品徵收25%的關稅,這與此前政策形成鮮明對比——其政府曾豁免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免受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影響。特朗普通過關稅重塑全球貿易的努力在6月季度使蘋果公司損失了8億美元。
“今天對蘋果公司來說是一個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好步驟,這有助於在白宮與蘋果公司之間看似緊張的幾個月後,讓蘋果公司重新獲得特朗普的好感,”韋德布希證券公司分析師丹尼爾·伊夫斯表示。
“一個明智的解決方案”
蘋果公司在履行投資承諾方面記錄參差不齊。
例如,2019年,庫克曾與特朗普一同參觀了一家德克薩斯州的工廠,該工廠被宣傳為新的製造基地。但該設施自2013年起便開始生產蘋果電腦,而蘋果公司隨後已將該生產線轉移至泰國。
蘋果公司繼續在亞洲生產大部分產品,包括iPhone和iPad,主要在中國生產,儘管近年來已將部分生產轉移至越南、泰國和印度。
儘管面臨政治壓力,分析師普遍認為,由於勞動力成本和全球供應鏈的複雜性,在美國生產iPhone仍不現實。
“這一宣佈是應對總統要求蘋果在美國製造所有iPhone的明智解決方案,”持有蘋果股票的拉弗·滕格勒投資公司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投資官南希·滕格勒表示。
蘋果近期在美國投資的合作夥伴包括特種玻璃製造商康寧、半導體製造設備供應商應用材料,以及晶片製造商德州儀器、GlobalFoundries、博通和三星。
蘋果公司表示,三星電子將從其位於德克薩斯州的工廠供應iPhone等產品所需的晶片,而GlobalWafers則表示將從其位於德克薩斯州的工廠供應300毫米矽片。
蘋果股價週三收盤上漲5%。康寧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近4%,而應用材料股價上漲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