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20日下午在白宮發佈了名為“金穹”的天基導彈防禦系統的發展規劃,稱該系統計劃在3年內“全面運轉”。
特朗普說,“金穹”將與美國現有的導彈防禦能力整合,一旦完全建成,能攔截從世界其他地方甚至太空發射的導彈,希望在其任期內完成該工程。
幾十年來,美國一直計畫打造天基導彈防禦體系。今年1月上臺後,特朗普就有意建立這一系統以應對“新一代威脅”。該系統受到以色列“鐵穹”的啟發,但更大、能應對更廣泛的威脅。
“金穹”系統遭到眾多美國媒體和專家質疑,認為它在技術研發和資金安排上都面臨嚴峻挑戰,特朗普設定的時間表進一步增加了專案的實施難度。專家警告說,“金穹”系統將進一步加劇太空軍備競賽。
“金穹”是什麼?
根據特朗普的說法,“金穹”將由海洋、陸地和太空的“下一代”技術組成,包括基於空間的感測器和攔截器,與美國現有的導彈防禦能力整合。他宣稱,“金穹”的成功率接近100%。
一旦完全建成,“金穹”將能夠攔截從世界其他地方甚至太空發射的導彈,整個系統將耗資約17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634億元),其中首筆250億美元啟動資金將在國會審議中的下一財年預算裏安排。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金穹”專案最終成本將高得多,政府20年內可能會花費5420億美元。
特朗普宣佈,將任命美國太空軍高級將領邁克爾·格特萊(Michael Guetlein)領導這一專案,阿拉斯加州、佐治亞州將參與該專案。
該計畫的核心是建立一個由數千顆小型衛星組成的衛星群,這些衛星主要包括導彈探測衛星和導彈摧毀衛星,前者負責定位導彈和載具,後者負責攔截並摧毀導彈。
“金穹”部分受到以色列“鐵穹”的啟發,自2011年以來,以色列一直用“鐵穹”攔截火箭和導彈。相較之下,“金穹”將比後者大很多倍,以對抗更廣泛的威脅,包括高超音速武器和能從太空發射彈頭的部分軌道轟炸系統(Fobs)。
今年1月上臺一周後,特朗普命令美國國防部提交有關威脅和防禦空襲的系統計畫。白宮稱,空襲仍是美國面臨的“最災難性威脅”。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稱,特朗普透露,加拿大曾要求成為該系統的一部分。時任加拿大防長比爾·布萊爾承認有興趣參與這個專案,認為這“有意義”,符合加拿大的“國家利益”,聲稱加拿大必須意識到即將到來的威脅,包括在北極地區。
冷戰時期已有這一概念
天基導彈防禦系統是建立於太空軌道的導彈防禦體系,其概念早在冷戰時期便已提出。
1983年,時任美國總統雷根宣佈了攔截當時蘇聯導彈的系統計畫,並落地為“星球大戰”計畫。“我知道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本世紀末之前可能無法完成。這需要幾年也許幾十年,在許多方面的努力。”他說。
儘管在雷根實現其願景前蘇聯就解體,但美國在導彈防禦方面取得了進展,愛國者導彈幾十年來一直用於攔截短程導彈,美國現在有幾套能夠攔截中程彈道導彈的系統,和少量能在飛行途中擊中洲際彈道導彈的攔截機。
億萬富翁馬斯克的公司SpaceX一直在使用低成本火箭,發射名為星鏈(Starlink)的互聯網傳輸衛星星座。SpaceX表示,星鏈系統目前在軌道上約有7000顆衛星,該規模約等於有限的天基導彈防禦能力。
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導彈防禦專案主任湯姆·卡拉科(Tom Karako)承認,從太空攔截來襲的導彈是一個“邪惡的難題”,但早該開發“金穹”系統。他表示,現實是下一場大型戰爭可能會在地球大氣層上空進行,鑒於此,“金穹”的能力將為美國提供強大的防禦,有必要也可以用於反衛星戰爭。
但攔截大量洲際彈道導彈仍是難題。這些導彈從敵方領土深處發射,並以高超音速回到地球,難以在結束飛行時被擊中,且這些導彈還可以通過誘餌迷惑攔截器。擊中它們的最佳時機是從筒倉發射之時,但這麼做需要天基攔截器做出極快反應,必須發射數千架攔截機,確保與發射的導彈同步。
對導彈防禦發展持懷疑態度的“科學家聯盟”的物理學家勞拉·格雷戈(Laura Grego)警告稱,軌道系統複雜、昂貴,並且最終容易受到反擊。她認為,集群發射或攻擊衛星本身可以擊潰“金穹”這樣的系統。最近,美國指責俄羅斯正在研究如何把核彈頭送入衛星軌道,此類彈頭可以擊落太空中“金穹”系統的很大一部分。
此外,“金穹”部分受到以色列“鐵穹”的啟發,但美國媒體指出,美國的面積比以色列大400多倍。保護美國遼闊領土免遭洲際導彈襲擊的物理原理,遠比保護以色列免受小型火箭襲擊複雜得多。
格雷戈補充稱,鑒於“金穹”潛在的高成本,她希望國會在向政府批准資金前,仔細審查這個專案。她表示,導彈防禦之路“充斥著幾年後開始或者放棄的專案”,“我會說,在走這條路前,先問些棘手的問題。”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