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Philip Blenkinsop、David Lawder 和 Stephanie van den Berg 報導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週五威脅要再次加碼貿易戰,要求從6月1日起對歐盟商品徵收50%的關稅,並警告蘋果公司他可能會對美國消費者購買的所有進口蘋果手機徵收25%的關稅。
在關稅戰經過數周的緩和之後,通過社交媒體發出的雙重威脅令全球市場動盪不安。美國主要股指和歐洲股市下跌,美元走軟,而作為投資者避險工具的黃金價格上漲。由於擔心關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
白宮認為,特朗普與歐盟的談判進展不夠快,因此對歐盟進行了猛烈抨擊。他的劍拔弩張也標誌著華盛頓停打停停的貿易戰捲土重來,這場貿易戰動搖了市場、企業和消費者,並引發了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
繼汽車製造商、制藥公司和晶片製造商之後,總統對蘋果公司的攻擊是他向特定公司施壓,迫使其將生產轉移到美國的最新嘗試。然而,儘管美國消費者每年購買 6000 多萬部手機,但美國並不大規模生產智能手機,而且轉移生產可能會使 iPhone 的成本增加數百美元。
週五晚些時候,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說,他對蘋果公司提出的關稅建議也將適用於 “三星和任何生產這種產品的公司”,顯然指的是智能手機。他說,他預計新的手機關稅將在 6 月底之前實施。
特朗普重申了他對歐盟虧待美國並限制美國向歐盟銷售汽車的抱怨。“我只是說,’現在是我們用我知道的方式玩遊戲的時候了'”。
當被問及是否期待在6月1日前達成協議時,特朗普說:”我不是在尋求達成協議。我們已經確定了協議——50%。但還是那句話,如果他們在這裏建廠,就沒有關稅。”
歐盟貿易部長馬羅斯·塞夫科維奇表示,歐盟委員會(歐盟的執行機構)在週五與美國貿易部長賈米森·格裏爾和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通電話後表示,歐盟委員會將全力確保達成一項對雙方都有利的協議。他補充說,歐盟與美國的貿易 “必須以相互尊重而非威脅為指導”。
荷蘭首相迪克·肖夫在海牙對記者表示,支持歐盟在貿易談判中的策略,並稱歐盟很可能將這一最新聲明視為談判的一部分。
他說:”我們以前就看到過,在與美國的談判中,關稅可以上下浮動。”
在投資者瘋狂拋售包括政府債券和美元在內的美國資產之後,白宮暫停了特朗普在4月初宣佈的針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大部分懲罰性關稅。特朗普保留了對大多數進口商品徵收 10%的基準稅,後來又將對中國商品徵收的 145% 的巨額稅率降至 30%。
對歐盟進口商品徵收 50%的稅可能會提高從德國汽車到義大利橄欖油等所有商品的消費價格。
歐盟去年對美國的出口總額約為5000億歐元(5660億美元),其中以德國(1610億歐元)、愛爾蘭(720億歐元)和義大利(650億歐元)為首。歐盟的數據顯示,藥品、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化學品和飛機是最大的出口產品。
關稅爭端
白宮一直在與許多國家進行貿易談判,但進展並不穩定。七大工業化民主國家集團的財政領導人本周早些時候在加拿大落基山舉行的一次論壇上試圖淡化關稅爭端。
XTB研究主管凱瑟琳·布魯克斯說:”歐盟是特朗普最不喜歡的地區之一,他與歐盟領導人的關係似乎並不融洽,這增加了兩國之間爆發長期貿易戰的可能性。”
與日本的會談似乎沒有那麼緊張。
日本最高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世週五分別會見了盧特尼克和格裏爾,之後他說,雙方討論了擴大貿易、非關稅壁壘和經濟安全問題。他認為雙方的會談比以往更加坦誠和深入。
赤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如果特朗普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下個月於加拿大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上能夠達成協議,那將是一件好事,但他不會急於只為確保達成協議。
赤澤說:”我們的國家有必須保護的國家利益,因此僅僅迅速達成協議是不夠的。作為一名談判者,我可以告訴你,在談判中,死守最後期限的一方通常會輸掉談判”。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不願就其他潛在的貿易協議發表評論,但他在福克斯新聞(Fox News)節目中表示,隨著 7 月份為期 90 天的互惠關稅暫停期即將結束,將會有更多的貿易協議宣佈。
蘋果公司拒絕對特朗普的威脅發表評論,特朗普的威脅將推翻他對主要從中國進口的智能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所給予的豁免,這對銷售消費品的大型科技公司來說是一個突破。蘋果股價下跌 3%,此前特朗普在早些時候的社交網站上發文稱,他 “很久以前 ”就告訴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我希望他們將在美國銷售的 iPhone 將在美國生產和製造,而不是印度或其他任何地方”。
據一位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庫克和特朗普進行了會晤。
蘋果公司正在加快計畫,到2026年底之前,在印度的工廠生產大部分在美國銷售的iPhone手機,以應對中國可能提高的關稅。
但將生產轉移到美國的可能性較小。今年 2 月,蘋果公司表示將在 4 年內斥資 5000 億美元在美國 9 個州投資,但這筆投資並不是為了將 iPhone 的生產轉移到美國。
D.A. Davidson & Co 公司分析師吉爾·盧裏亞(Gil Luria)說:”很難想像蘋果公司能在未來 3·5 年內完全滿足總統的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