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交易日獲8個漲停板,大有能源(600403)股價走出獨立行情。10月22日,該股再度漲停,報收8.79元/股。至此,公司近9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過124%,總市值為210.15億元。
面對股價異常波動,大有能源當日發佈公告提示風險。公告指出,公司股價10月10日至10月22日累計上漲124.23%。上證指數累計下跌0.51%,煤炭開採加工行業指數累計上漲10.57%。公司股價短期漲幅嚴重偏離同期上證指數和煤炭開採加工行業指數,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風險,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交易風險。
股價強勢上漲與公司基本面形成對比。2025年上半年,大有能源實現營收19.2億元,同比減少6.8億元;淨虧損8.51億元,虧損額同比擴大。第三季度業績仍未好轉,單季營收10.54億元,同比下降7.13%,銷售毛利為-3569萬元,同比減少125.95%。
從估值水準看,大有能源當前市淨率為4.34倍,顯著高於煤炭開採加工行業1.74倍的平均水準,估值壓力顯現。
大有能源是河南能源集團義煤公司旗下控股的上市公司,由南京欣網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重大資產重組後遷址更名而來。現有11座煤炭生產礦井和7個生產輔助單位,主營產品包括長焰煤、焦煤、貧煤、洗精煤等。
澎湃新聞瞭解到,大有能源此次股價上漲或受兩方面因素驅動。9月26日,該公司公告稱,河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對公司間接控股股東河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平煤神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實施戰略重組。
不過,大有能源也強調,本次重組事項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河南省國資委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不會發生變化。除上述事項外,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均不存在未披露的其他事項。
更深層次的支撐來自煤炭行業基本面的改善預期。從供應端來看,自7月國家能源局核查超產政策以來,國內煤炭產量持續受到限制。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份,規上工業原煤產量4.1億噸,同比下滑1.8%,連續3個月同比負增長;1-9月份,規上工業原煤產量35.7億噸,同比增長2%。同期,我國進口煤炭4600.3萬噸,同比下降3.3%;前9個月,我國共進口煤炭34589萬噸,同比下降11.1%。
業內表示,進入10月,晉陝蒙煤炭主產區受降雨天氣擾動,煤礦特別是露天煤礦產銷受到明顯影響,疊加安監、環保、超產能檢查的持續性影響,煤炭產地供給偏緩的狀態還將持續。
需求端預期向好。氣候因素成為重要變數,國盛證券報告指出,10月上旬“南熱北冷”的極端天氣推升了電力耗煤需求。10月下旬,南方氣溫集體“跳水”,北方寒意提前。中國天氣網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晨08時,全國共有20個省會首府直轄市最低氣溫創下立秋後新低。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預測,拉尼娜現象不僅可能出現,還有望持續至2025年12月—2026年2月。這一預期強化了市場對今冬用煤需求的樂觀判斷。中信期貨分析認為,疊加冬季用電旺季來臨,煤炭價格具備向上彈性。
目前,煤炭庫存去化進程加快。據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監測,10月以來,環渤海主要港口日均資源調入量167萬噸,較9月份下降4.8%,同比下降8.9%。截至10月20日,環渤海主要港口庫存2410萬噸,同比下降3.2%。
政策面同樣形成支撐。9月25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座談會,聚焦穩電價、穩煤價、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10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治理價格無序競爭維護良好市場價格秩序的公告》,聚焦治理價格無序競爭維護良好市場價格秩序。
上述政策聚焦穩煤價、治理價格無序競爭,進一步提振煤市情緒。疊加11月中央安全生產考核巡查臨近、生態環保督察力度同步加大,進一步強化了煤炭產地的供應約束。
國元證券表示,隨著“反內卷”政策持續發力,國內煤炭供應將受到一定抑制,而需求端在冬季供暖和工業旺季的雙重推動下將有所增長,供需關係有望從 “結構性過剩”逐步轉向“緊平衡”狀態。
價格方面已現回升態勢。截至10月17日,秦港Q5500動力煤平倉價為748元/噸,環比上漲6.1%。市場機構普遍認為,在供需基本面持續改善的背景下,煤炭價格仍有上行空間。
展望後市,國盛證券預計,2025年動力煤產量或達38.8億噸,同比增速將收窄至1.4%左右。動力煤進口量或降至3.8億噸,同比下滑6.4%左右。開源證券認為,當前動力煤和煉焦煤價格仍處於歷史低位,為反彈提供了空間。隨著供給端“查超產”政策推動產量收縮,以及需求端“金九銀十”旺季非電煤需求預期回暖,煤炭供需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
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也認為,市場對冷冬預期加強,預計煤炭後期日耗將同比偏高運行,動力煤價格有望在需求驅動下逐漸創出年內新高。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