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Mike Collett-White and Gareth Jones 報導 在烏克蘭,少數幾家初創公司正在開發人工智慧(AI)系統,以幫助駕駛龐大的無人機艦隊,將戰爭帶入未知領域,因為作戰雙方都在爭奪戰鬥中的技術優勢。
烏克蘭希望,在前線推廣人工智慧無人機將有助於克服俄軍日益嚴重的信號干擾,並使無人駕駛飛行器(UAV)能夠以更大的群體開展工作。
烏克蘭的人工智慧無人機開發大致分為幫助識別目標並讓無人機飛向目標的視覺系統、用於導航的地形測繪,以及使無人機在相互連接的 “蜂群 ”中運行的更複雜程式。
Swarmer 公司就是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一家公司,該公司正在開發將無人機連接成網路的軟體。決策可以在整個無人機群中即時執行,只有在為自動攻擊開綠燈時才會有人介入。
“當你試圖擴大規模(用人類飛行員)時,這是行不通的,”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謝爾蓋·庫普裏延科在該公司的基輔辦公室告訴記者。“對於一群10到20架無人機或機器人來說,人類幾乎不可能管理它們。”
自俄羅斯於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烏克蘭湧現了200多家科技公司,來自IT背景的平民開發無人機和其他設備,幫助烏克蘭對抗一個規模大得多的敵人,swater就是其中之一。
庫普裏延科說,雖然人類飛行員很難操作五架以上的無人機,但人工智慧可以處理數百架無人機。
這個名為 “冥河”(Styx)的系統可以指揮空中和地面上大大小小的偵察和攻擊無人機。他說,每架無人機都能規劃自己的行動,並預測蜂群中其他無人機的行為。
庫普裏延科說,除了擴大行動規模外,自動化還有助於保護無人機飛行員,因為他們在前線附近行動,是敵方火力的優先目標。
他補充說,斯瓦默公司的技術仍在開發中,只在戰場上進行過試驗。
新美國安全中心兼職高級研究員塞繆爾·本戴特說,人工智慧無人機控制系統很可能需要人類參與,以防止系統在選擇目標時出錯。
人們對排除人類判斷力的武器的道德問題存在廣泛擔憂。歐洲議會 2020 年的一份研究報告警告說,這種系統可能會違反國際人道法,降低開戰的門檻。
烏克蘭的一些遠程無人機襲擊已經開始使用人工智慧,目標是俄羅斯境內數百公里的軍事設施和煉油廠。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烏克蘭官員告訴記者,這些襲擊有時會涉及由約 20 架無人機組成的蜂群。
核心無人機飛向目標,但其他無人機的任務是摧毀或干擾沿途的防空設施。消息人士補充說,為此,他們使用一種人工智慧,在人工監督下幫助發現目標或威脅,並規劃可能的路線。
信號干擾
隨著雙方都推出了干擾飛行員和無人機之間信號的電子戰(EW)系統,對支持人工智慧的無人機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
尤其是小型、廉價的 FPV(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在 2023 年成為雙方打擊敵方車輛的主要方式,但隨著干擾的增加,其命中率也在下降。
烏克蘭政府成立的國防科技加速器 Brave1 的人工智慧負責人馬克斯·馬卡丘克說:“我們已經在研究這樣一個概念:在不久的將來,飛行員和無人機之間在前線將沒有任何聯繫。”
據 Makarchuk 稱,FPV 命中目標的比例在不斷下降。目前,大多數 FPV 設備的命中率為 30%-50%,而新飛行員的命中率可能低至 10%。
他預測,人工智慧操作的 FPV 無人機命中率可達 80% 左右。
為了應對 EW 威脅,包括 Swarmer 在內的製造商已經開始開發無人機通過攝像頭鎖定目標的功能。
EW 系統對其保護的設備和士兵形成了一個無形的信號干擾穹頂。
如果飛行員與無人機的聯繫被切斷,他們就無法再控制它,飛行器要麼墜落到地面,要麼繼續直線飛行。
無人機飛行到目標的最後部分自動化意味著它不再需要飛行員,從而消除了電子戰干擾的影響。
人工智慧無人機已經研發多年,但迄今為止一直被視為價格昂貴且處於實驗階段。
本德特說,俄羅斯在2022年入侵之前一直在開發人工智慧的空中和地面無人機,並聲稱取得了一些成功。
在烏克蘭,製造商的關鍵任務是為無人機生產一種廉價的人工智慧瞄準系統。這將允許它在整個1000公里(621英里)的前線大規模部署,在那裏每週使用數千架FPV無人機。
通過在樹莓派上運行人工智慧程式,可以降低成本。樹莓派是一種小型、廉價的電腦,在其設計初衷之外受到了全球的歡迎。
馬卡丘克說,他估計安裝一個簡單的定位系統的成本只有150美元左右,該系統可以鎖定無人機攝像頭可以看到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