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Lili Bayer 報導 訪問烏克蘭的歐盟高級官員向基輔傳遞了嚴厲資訊:烏克蘭要獲得成員國資格還有大量工作要做。與此同時,歐盟正努力克服匈牙利對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反對。
烏克蘭需獲得歐盟全部27個成員國支持方能入盟,但布達佩斯以匈牙利族語言權利等關切為由,阻撓其進入入盟談判下一階段。
匈牙利的立場令其他歐盟國家感到沮喪。歐盟擴大事務專員瑪爾塔·科斯上周率團赴烏開展高層“魅力攻勢”,會見了該國西部的匈牙利族少數群體,試圖緩和緊張局勢。
歐盟成員國身份是許多烏克蘭人的希望燈塔
對烏克蘭許多人而言,在脫離蘇聯獨立三十餘年後,加入歐盟的前景象徵著通往繁榮未來的希望燈塔。
2014年,親俄總統因試圖阻撓基輔尋求歐盟成員國身份而遭大規模抗議推翻。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更使親西方派烏克蘭人對加入歐盟的渴望與日俱增。
但今年夏季基輔試圖削弱關鍵監督機構獨立性的舉動,引發眾多歐洲國家政府警覺,並凸顯烏克蘭面臨的改革挑戰——該國亟需使法律體系與歐盟標準接軌。
歐盟擴大事務專員科斯在烏克蘭接受採訪時表示:“歐盟無法接納一個未能完全遵循法治原則的新成員國。”
科斯指出:“展現關愛的部分方式就是嚴格要求。”他補充道,從農業到環境等領域的改革工作“現在才真正進入艱苦階段”。
抵制匈牙利阻撓
歐洲官員已表明,若烏克蘭堅持改革並全面遵守法治規範,他們將設法繞過匈牙利總理維克托·奧爾班的反對,確保烏克蘭在加入進程中取得進展。
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裏克森週四在哥本哈根表示,烏克蘭和歐盟可繼續推進改革,助力基輔為加入歐盟做準備。丹麥將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至12月底。
她強調:“我絕不允許任何國家——更不會允許維克托·奧爾班——決定整個歐洲的未來。”
法治原則
上周在烏克蘭,歐盟官員強調尊重法治是加入歐盟的先決條件。
此番表態部分是對7月22日烏克蘭採取的措施作出的回應——該國由政治任命的總檢察長對反腐敗局和專門檢察機構實施了更大控制權。
這場罕見的戰時抗議迫使烏領導層迅速改弦更張,但事件已引起基輔最親密夥伴的關注。
“7月22日發生的事情絕不能重演,”科斯在採訪中警告稱,此舉可能喪失歐盟成員國的信任,必須“徹底”糾正所有問題。
“尚未完成,”她表示。
歐洲官員表示相信烏克蘭終將達標,烏社會也展現出持續推進改革的堅定決心。
“唯一擔憂在於如何推進及耗時多久,而非能否實現,”科斯強調。
烏克蘭歐洲一體化事務副總理塔拉斯·卡奇卡向路透社聲明稱,該國“將持續履行國際承諾推進改革”。
前路漫漫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今年2月表示,若烏克蘭能以當前速度和品質推進改革,可在2030年前加入歐盟,但部分官員對此時間表持懷疑態度。
一位歐盟外交官指出:“烏克蘭幅員遼闊、地位重要且地處戰略要衝,問題無法被掩蓋。”
另一位歐盟外交官則坦言:“儘管烏克蘭在戰爭背景下取得令人矚目的進展,但歐盟入盟進程艱巨而漫長。”
短期內,匈牙利的反對立場成為烏克蘭入盟的主要障礙。
2023年,歐爾班選擇不否決歐盟領導人啟動與烏克蘭入盟談判的決定,但匈牙利目前正阻撓烏克蘭進入下一階段——即涵蓋主題政策領域的“專題談判”。
技術性工作或將持續推進
部分歐洲官員提出繞過匈牙利反對意見,在未獲歐盟全體一致同意的情況下啟動專題談判的方案。
但修改規則需27國一致支持,官員表示在不正式啟動專題談判的情況下繼續推進與烏克蘭的技術工作仍是近期更可能的選擇。
丹麥總理弗雷德裏克森表示:“若無法達成共識,我認為烏克蘭與歐盟委員會之間必須推進所有必要工作。”
烏克蘭副總理卡奇卡表示,烏克蘭正採取“務實”態度,並將持續推進改革,以便在進入下一階段時能迅速行動。
從長遠看,烏克蘭的歐盟加入願望可能在歐盟其他地區遭遇阻力。
9月公佈的歐洲晴雨錶民調顯示,52%的歐盟公民支持烏克蘭加入歐盟(前提是滿足所有入盟條件),41%持反對態度。
但支持率呈現顯著差異:瑞典91%民眾支持烏克蘭滿足條件後加入,法國僅48%,捷克更低至28%。
科斯表示歐盟有時間審視各國關切並予以回應。
“讓我們坦誠溝通,”她強調,“請提出你們的顧慮,看我們能否予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