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汽車誕生起,安全便是汽車工業發展永恆不變的優先課題,隨著技術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更迭,關於汽車安全的定義也不斷豐富。
過去,大家衡量一臺車的安全性時,主要看的是車身剛性、碰撞吸能結構、刹車性能、安全氣囊數量、主動安全系統可靠程度等幾大指標。現如今,在智能網聯化浪潮的賦能之下,整個行業對於汽車安全有了更多全新的思考,不僅包括此前多次沖上熱搜的輔助駕駛安全,還有越來越引起重視的車內隱私及資訊安全。
汽車數據安全事件頻發,用戶日益擔憂
近年來,汽車數據安全事件頻發,引起大眾譁然,也讓大眾關注到車內隱私與資訊安全的重要性。此外,近兩年來網路上還時不時傳聞有車企的用戶數據被駭客破解,甚至有的資訊被明碼標價銷售,這難免讓許多用戶產生擔憂。
尤其是車內攝像頭讓用戶在心理上更加憂慮,由此可見,如何讓用戶在用車的時候更安心,是每家車企面臨的課題。新華社曾評論:“車內安裝攝像頭或許客觀上在保證駕駛人和車輛安全等方面可以帶來不少便利,但無論是什麼程度的便利,都絕不能以隨意讓渡個人隱私和資訊為代價。”
車內攝像頭是否能關閉?如何關閉?
隨著車機智能化水準的提升,車內攝像頭在車企的應用率越來越高,或是用於車內相機拍照,或是用於DMS駕駛員監測輔助(Driving Monitor System),或是用於車內遺留物檢測等功能。當車內隱私及資訊安全引發廣泛關注之後,攝像頭或已成為車主有關隱私憂慮的一大來源。那麼,車內攝像頭是否能關閉?如何關閉?
在這一背景下,我們通過對不同品牌車型的抽樣調查得知,如今市面上有不同的車內攝像頭關閉方式,說明在當下,行業內還尚未對此事達成一致共識。
我們注意到,比亞迪是目前極少數使用車內攝像頭蓋板的汽車企業,國內配置有車內攝像頭的比亞迪車型均配有物理滑蓋,以打消用戶對隱私洩露的憂慮 ,“軟體+硬體”雙重防護,則將資訊安全進一步提升,讓用戶在車內安全感滿滿
比亞迪漢攝像頭蓋板
比亞迪海豹攝像頭蓋板
什麼是可知/可感/可控的資訊安全防禦體系?
比亞迪在車內攝像頭隱私保護方面的方案成本不高,效果卻是立竿見影,非常值得其他車企借鑒。同時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根據對比亞迪部分相關車型的研究分析,我們發現這其實只是比亞迪所打造的縱深資訊安全防禦體系當中的一小部分。
比亞迪這套資訊安全防禦體系包含車端到雲端的多個維度,可以全方面保障用戶的資訊安全及駕駛安全,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讓用戶對自己的數據做到可知、可感、可控。
首先,在產品設計和開發層面,比亞迪的手機APP和車機系統均向用戶提供了隱私聲明,以顯著的方式告知用戶個人數據的處理和許可權訪問舉措,並且為用戶提供個人資訊權益查詢的便捷管道,使用戶真正可知其享有的數據權益。
其次,通過一定的物理方式為用戶提供明確可感知的隱私安全防護,例如上文提到的車內攝像頭蓋板便屬於可感的範疇,用戶可以憑此確保從根源上杜絕資訊洩露。
最後,無論是手機APP還是車機系統,比亞迪均為用戶提供了許可權管理方案,用戶可自主選擇對應的許可權管理策略,實現靈活的資訊安全管理。同時,比亞迪開發的應用和系統,均採用安全策略防止自啟動,為用戶提供可自主控制的產品方案。
在產品攻防測試維度,比亞迪通過持續高強度安全攻防測試方式,提升自身能力及產品的安全防護,並曾多次獲得國家比賽獎項,如在第二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資訊安全挑戰賽中比亞迪獲得金獎。
另外,比亞迪表示願意並且正在接受監管機構監督,也在積極主動開展各項數據安全與合規的認證工作。目前,比亞迪已獲得R155(CSMS)、R156(SUMS)體系認證等安全認證,並通過國家資訊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
由此可見,不管在隱私政策還是在整車安全配置上,比亞迪都高度重視保護車主隱私,不斷為資訊安全防護牆添磚加瓦。可以說為了用戶安心,從細節到整體,比亞迪正在用行動將安全進行到底。
寫在最後
汽車在人類現代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從單純的交通工具逐漸向一種嶄新的智能移動空間演變,這就意味著大家在車內能完成的事情將越來越多。但不容忽視的是,一樣東西越是跟人類生活緊密相連,它的不安全所帶來的傷害便越難以想像,比如隱私資訊洩漏所造成的精神損失或者財產損失可大可小。因此,比亞迪對於資訊安全系統保護的路線是有必要的,希望接下來比亞迪能夠繼續引領行業,打造出更高水準的資訊安全防禦體系。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