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lan Charlish and Barbara Erling 報導 分析人士和外交官週一表示,波蘭總統選舉中民族主義者卡羅爾·納沃茨基的勝選,可能加劇與烏克蘭的關係緊張,並鼓舞中歐地區受唐納德·特朗普啟發的保守派勢力。
納沃羅夫斯基在與華沙市長拉法爾·特拉斯卡夫斯基的激烈競爭中勝出,後者得到了執政的中間派公民聯盟(KO)的支持,這給總理唐納德·圖斯克領導的親歐政府造成了重大打擊。
儘管承諾繼續支持烏克蘭抵禦俄羅斯入侵的努力,但納沃羅夫斯基反對基輔加入北約等西方聯盟。
納沃羅基否認其立場是親俄的。但他的競選活動得到了民族主義反對黨法律與公正黨(PiS)的支持,觸動了波蘭選民中對烏克蘭難民的疲憊感以及對波蘭可能被捲入邊境戰爭的擔憂。
波蘭所有政黨均已排除向烏克蘭派遣部隊的可能性。
儘管實際行政權力掌握在政府手中,但波蘭總統擁有否決權,這意味著他可以阻礙政府的議程。國家元首還可以提出法律草案。
納沃羅茨基簽署了一份聲明,稱他不會批准烏克蘭加入北約,因為這可能導致該聯盟捲入與俄羅斯的衝突,這一舉動遭到了基輔駐華沙大使的強烈批評,並標誌著波蘭在PiS和KO執政期間的政策發生了轉變。
烏克蘭總統沃洛迪米爾·澤連斯基週一祝賀納沃羅茨基,並表示期待與波蘭未來“富有成果的合作”。
但在烏克蘭其他地區,氣氛並不樂觀。
“波蘭人的選擇很可能使歐盟內部的對話和我們的歐洲一體化進程複雜化,”烏克蘭議員伊萬娜·克利姆普什-欽察澤在接受烏通社採訪時表示。
駐華沙的一位歐洲外交官表示,儘管波蘭未來在歐盟和北約的政策仍將由圖斯克政府決定,但納沃羅茨基可能帶來“一種不利於局勢發展的語氣轉變”。
作為波蘭國家記憶研究所所長,納沃茨基一直對烏克蘭拒絕挖掘二戰期間被烏克蘭民族主義者殺害的波蘭受害者遺骸的行為提出尖銳批評。
歐洲
納沃羅夫斯基的競選活動呼應了中歐其他疑歐派政客的言論,抨擊布魯塞爾在他們認為應由各國自行決定的領域過度干預。
“是的,我們想要共同市場,我們想要發展,我們想要在歐盟中擁有強大的聲音,但我們不希望我們在整個社會生活中的自由由布魯塞爾的精英們來決定,”納沃羅基在3月的一次競選集會上說道。
2023年,曾擔任歐洲理事會主席的圖斯克當選總理,使波蘭重新回到歐洲決策的核心。
他成功解凍了因法治問題被凍結的數十億歐元歐盟資金,儘管批評者稱華沙並未因法律與公正黨盟友、總統安德烈·杜達的否決而真正實施必要的司法改革。
“當然,(選舉結果)對波蘭總理意義重大,他現在將不再是歐盟中的強大力量,而是更加邊緣化,“另一位歐洲外交官表示。
匈牙利總理維克多·奧爾班(Viktor Orban)本人正面臨2026年艱難的選舉戰,他於週一稱讚納沃羅茨基的”非凡勝利”。
“這無疑會鼓舞……所有親特朗普或親MAGA的疑歐派,“地緣政治分析師博頓德·費萊迪(Botond Feledy)表示,並補充稱在匈牙利,這可能增強奧爾班關於”保護民族身份比歐盟資金更重要”的論點。
隨著政府與總統來自不同政治陣營的“共存”局面至少將持續至2027年議會選舉,第三位外交官表示,他們希望“他們不會將更多精力用於相互對抗,而是……(專注於)波蘭在歐洲的領導地位”。
劍橋大學波蘭研究教授斯坦利·比爾表示,圖斯克的親歐政府將制定外交政策,但如果納沃羅基對歐盟使用“比杜達更激烈的言辭……這顯然會給人留下更大的混亂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