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Iain Withers 報導 德國金融中心法蘭克福的一座摩天大樓的所有者去年申請破產後,其管理人正在尋找買家。這將是對德國寫字樓市場嚴峻低迷是否已觸底的一次重大考驗。
普盧塔律師事務所(Pluta)負責監督破產案,該事務所向路透社透露,位於柏林的 186 米(610.24 英尺)高的特裏亞農大樓(Trianon building)目前正待售,大樓的顧問已獲授權處理此次出售事宜。去年大樓的主要租戶搬離後,德國央行(Bundesbank)目前在此大樓的部分區域辦公。
這座塔樓在其網站上被描述為“法蘭克福天際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次出售是在 2018 年,售價為 6.7 億歐元(約合 7.84 億美元)。
普盧塔拒絕透露要價,但鑒於德國寫字樓市場遭遇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低迷,這座大樓的售價很可能遠低於 2018 年的水準。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該建築還背負著約 3.7 億歐元的債務。多位業內人士向路透社表示,投資者一直在猜測這筆債務會打多少折扣,以及重新開發這座大樓以吸引租戶需要多少資金。
一位消息人士稱,荷蘭國際集團(ING)是債權銀行之一。荷蘭國際集團拒絕置評。
此次出售受到德國房地產行業的密切關注,該行業整體上已顯現出復蘇跡象,但仍深陷寫字樓市場的低迷,買賣雙方在價格預期上往往仍存在較大差距。
普盧塔律師事務所的律師斯蒂芬·勞貝羅表示:“我們已啟動銷售流程,為特裏亞農辦公大樓尋找投資者。目前有很多人感興趣,這讓我對投資者的遴選過程充滿信心。”
德國資產管理公司德卡(Deka)在此租用了數十年,但已於去年搬離,而德國央行自 2015 年起便入駐此地,因為其已有 50 年曆史的園區正在翻新。
多年來,德國房地產市場一直因低利率、廉價能源和強勁的經濟而繁榮,但隨著疫情後通脹飆升迫使歐洲央行提高借貸成本,以及居家辦公的興起導致寫字樓入住率下降,這一繁榮局面宣告結束。
房地產融資枯竭,專案停滯,大型開發商破產,一些銀行搖搖欲墜。
去年,法院指定的破產管理人普盧塔將大樓業主破產歸咎於“流動性困難”,並表示正在與銀行進行談判。
普盧塔表示已委託梅勒姆資本負責監督出售流程。梅勒姆拒絕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