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Michel Rose 報導 2018年首次訪美前夕,時任法國總統馬克龍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被問及是否會在國內激烈反對聲中放棄改革。這位面容清秀的總統斬釘截鐵地回答:“絕無可能。”
快進到2025年:政治上陷入困境的馬克龍,在議會反對派捲土重來的圍攻下,被迫擱置其第二任期內唯一重大經濟改革——這項象徵性的養老金改革曾以巨大政治代價強行推進。
馬克龍主義終結?
數月來,面對法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馬克龍始終拒絕左翼要求擱置改革的訴求。
他最終痛苦讓步,將改革推遲至2027年總統大選後實施,此舉實為挽救總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努脆弱的少數派政府最後的掙扎。這凸顯了這位民調支持率僅14%的總統所面臨的嚴峻困境。
這也標誌著馬克龍推動法國現代化的改革進程宣告失敗——甚至可能預示著“馬克龍主義”的終結,距離他任期結束尚有近兩年之久。
研究機構Verian分析師斯圖爾特·周指出:“在連任後唯一一項重大社會改革上退讓——即便不是致命一擊,至少明確表明總統已停止施展影響力。”
馬克龍陣營情緒低落
支持者稱,此次暫停改革(保留10月1日生效的將退休年齡部分提高九個月的政策)是恢復政治穩定的必要妥協,此前數月法國政局動盪。
短期來看,馬克龍的讓步為其爭取了時間。週四,經濟部長勒科努在兩次不信任投票中倖免於難,提前大選的可能性似乎更趨渺茫。
但長期損害顯而易見。國家審計署警告稱,若2027年後不撤銷凍結令,到2035年公共財政將因此每年出現130億歐元(151.6億美元)缺口。
鑒於改革遭遇廣泛抵制,任何潛在的馬克龍繼任者是否會以恢復該措施為競選綱領尚不明朗,其長期前景因此充滿變數。
馬克龍盟友在政策讓步後情緒低落。
“這是顆苦澀的藥丸,但我們不得不吞下。”馬克龍執政黨議員皮埃爾-亞曆山大·昂格拉德坦言。
部分馬克龍支持者表示將投票反對暫停改革——明知該提案必將通過——以避免被視為背棄原則。
“我深切擔憂,我們為擺脫危機而倉促行事,正犧牲唯一真正關乎未來的結構性改革,”前馬克龍內閣部長、議員奧利維亞·格雷戈爾表示。
馬克龍的政治品牌建立在他作為法國長期缺失的膽識改革者形象上——一位敢於無視街頭抗議和既得利益集團、推動經濟現代化的領導人。
他將自己塑造成敢於做前任不敢為之事的總統:推行歷屆政府回避的痛苦但必要的變革,並在2017年演講中嘲諷歷任總統為“無所作為者”。
首個任期他兌現承諾,以閃電戰式改革兌現承諾:廢除財富稅、放寬僵化的勞動法、削減住房補貼。憑藉議會絕對多數優勢,馬克龍一路碾壓前進,無視大規模抗議,令支離破碎的反對派在其身後手忙腳亂。
漫長的崩解
2022年連任後失去多數席位,他的執政局面開始瓦解。
競選時承諾的養老金改革——將最低退休年齡從62歲提高至64歲——被迫在議會未經表決強行通過,引發暴力抗議。
去年提前大選的豪賭失敗,徹底葬送了他的國內議程,為當前的政局崩潰埋下伏筆。
議會陷入三方對立的僵局,馬克龍執政不得不依賴極右翼或左翼陣營。
當極右翼宣佈無論如何都將反對政府時,社會黨借機施壓,要求政府作出重大讓步以奪回左翼領導權——最終他們如願以償。
但養老金讓步恐難持久。
暫停改革並不能保證勒科努預算草案其餘部分獲得支持——尤其是旨在將法國預算赤字降至5%以下的緊縮措施。
“我們對預算案未作任何承諾,”社會黨領袖鮑裏斯·瓦洛週三表示。
這意味著馬克龍其他政績可能面臨壓力,尤其是其富人減稅政策。
當被問及馬克龍的遺產將剩下什麼時,其幕僚如今只強調其國際影響力。
“養老金改革從來不是總統的功績。我們記住總統的是他們如何應對危機,”一位親密盟友表示。“重整歐洲防務、承認巴勒斯坦。也許明天還會有其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