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民營企業數量占企業總數的92%以上,近年來其數量快速增長,到2025年1月底達到5670.7萬家,是2012年民營企業數量的5.2倍。
高科技領域的民營企業數量增長尤其顯著。據中國媒體報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從2012年的2.8萬家增長至2025年的42萬多家。
近年來,中國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快推動民營經濟的發展。民營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新支柱。
很多民營企業都是小型企業。中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日前表示,將下大氣力解決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根據官方消息,有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立法工作正在取得進展。此項立法旨在釋放民營經濟潛力,創造更加公平、更具活力的營商環境。
今年2月舉行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體現了中國政府對該領域的戰略重視。中國領導人已經明確指出,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變,也不會變”。
座談會結束後,中國的經濟規劃機構表示,將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建設(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和“兩新”工作(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中國政府堅持鼓勵高質量發展,這是在日益複雜、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格局中向前邁進的一種戰略需要。
在國際上,中國企業正面臨21世紀技術革命的最新浪潮,這場革命不僅改變著各行各業,也改變著生產模式和生活方式。此外,特朗普再次上臺以來,美國政府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加征關稅,從而引發了貿易緊張局勢。
中國的經濟學家認為,在國際環境日趨複雜和不確定、經濟復蘇基礎尚不穩固、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中國需要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
這種對民營經濟的支持符合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並擴大開放的做法,也與一些經濟大國正在抬頭的保護主義形成鮮明對比。
在世界舞臺上,一些角色正在發生變化。中國民營企業就是一個令人驚訝的例子。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