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Mark Bendeich 報導 在邁向 2025 年之際,民主看似傷痕累累,但並沒有被打敗。
在這一年裏,代表世界近一半人口的國家召集選民投票,民主國家經受了暴力和重大恐慌,但也證明了其頑強的生命力。
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兩次未遂暗殺中倖存下來,儘管人們擔心選舉結果會引起爭議和騷亂,但他還是以明顯的勝利奪回了白宮,並有望在下個月實現權力的和平過渡。
墨西哥經歷了現代史上最血腥的選舉,37 名候選人在投票前遭到暗殺,但最終選出了該國第一位女總統克勞迪婭·希恩鮑姆。
在四大洲,現任領導人在選舉中被掃地出門,這些選舉經常引發暴力,但最終實現了民主的核心功能:按照選民的意願有序移交權力。
南非和印度的長期執政黨保留了權力,但失去了絕對多數。
為何重要
韓國本月發生的政治危機表明,民主的健康狀況為何至關重要。
在幾個令人困惑的小時內,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和美國的重要軍事盟國的總統在晚間電視講話中宣佈戒嚴,但在議員和大批民眾的反抗下又迅速收回成命。
議會隨後彈劾了總統尹錫烈,但他拒絕了辭職的要求,等待憲法法院對其未來做出裁決。這些事件嚇壞了市場和韓國的盟國,它們擔心韓國是否有能力威懾擁有核武器的朝鮮。
在歐洲,極右翼勢力在德國、法國、奧地利、歐洲議會以及羅馬尼亞都取得了進展。
這引發了一場熱烈的學術辯論,討論歐洲是否正在重現 20 世紀 30 年代法西斯主義大行其道的溫和時代。
在格魯吉亞和莫爾達瓦,傾向俄羅斯的政黨的表現也比民調預測的要好。
歐洲向右轉反映了經濟焦慮,但同樣的焦慮也推動了一些政治轉向,例如在英國,左傾工黨結束了保守黨長達14年的統治。
總部設在美國的支持民主的遊說組織 “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每年都會發佈一份全球民主報告,該組織的研究主管亞娜·戈羅霍夫斯卡婭表示,總體而言,今年沒有發生試圖阻止和平移交權力的事件。
但戈羅霍夫斯卡婭說,2024 年專制國家的鎮壓力度加大,並列舉了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的虛假選舉。自由之家稱,在1月1日至11月5日舉行的62次選舉中,四分之一的選民在投票箱前沒有真正的選擇。
她說:“這並不是說民主正在失去地位,而是說專制政體正在變得更糟。”
這對 2025 年意味著什麼
2025 年的選舉次數要少得多,但德國將再次考驗極右翼勢力在這個飽受納粹時期創傷的國家的吸引力,因為這個國家設置了制衡機制來阻止右翼極端分子再次掌權。
德國選民將於 2 月 23 日選出新一屆議會。
2025 年的另一個焦點將是民主體制(如新聞自由和司法獨立)在今年上臺或再次當選的領導人領導下的運行情況。
在這方面,自由之家表示將關注特朗普在第二個任期內的表現。
特朗普曾說主流媒體腐敗,他將調查或起訴政治對手、前情報官員和調查他的檢察官。
孟加拉和敘利亞的革命以驚人的速度推翻了專制領導人,未來一年對這兩個國家來說也可能是重要的一年。
在大規模抗議促使謝赫·哈西娜總理辭職並逃往印度之後,孟加拉臨時政府領導人、諾貝爾獎獲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已開始制定選舉改革方案。他說,如果首先進行最基本的改革,選舉可以在 2025 年底前舉行。
在敘利亞,經過13年的內戰,武裝叛軍閃電般攻佔了首都大馬士革,促使總統巴沙爾-阿薩德逃往俄羅斯。現在,敘利亞大部分地區由一些西方國家認定為恐怖組織的伊斯蘭解放軍領導的叛軍統治。
新的統治者口口聲聲說要寬容和法治,但迄今為止他們還沒有就選舉問題發表過任何公開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