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4~6月的世界新車銷售中,比亞迪(BYD)超越了本田和日產汽車,躍居世界第7位。在低價純電動汽車(EV)的拉動下,比亞迪的銷量還在逼近美國大型汽車企業“三巨頭”。
諮詢公司MarkLines的數據顯示,受認證違規問題和純電動汽車需求減少等影響,排名第一的豐田集團(263萬輛)和排在第二位的德國大眾集團(224萬輛)等日美歐汽車製造商大部分銷量下滑。
具體來看,比亞迪銷量為98萬輛,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0%,增長率非常突出。在全球銷量的增量中,海外銷量增長約3倍,達到10.5萬輛,起到拉動作用。按季度計算首次超過全球銷量下降5%至92萬輛的本田。排在比亞迪之前的日本企業只有豐田。
分析文章指出,中國企業擁有與日美歐汽車巨頭匹敵的銷售實力,已開始顛覆汽車製造商構築的供應鏈。
比亞迪2023年4~6月的銷量為70萬輛,僅排在世界第10位,但在1年內超過了排名靠前的本田、日產和鈴木。還在逼近美國三大汽車巨頭之一的福特(114萬輛),進一步打破行業排名的可能性很高。從中國企業來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位居第11位,奇瑞汽車排在第15位,存在感正在提高。
歐美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額外關稅
美歐擔心對本國產業造成影響,對中國企業提高警惕。美國已將對中國製造的EV的懲罰性關稅提高到100%,加拿大也在討論對中國EV徵收關稅。歐盟(EU)從7月開始對中國EV實施了暫時性的額外關稅。8月20日公佈了最高36.3%的額外關稅的最終方案。
要阻止比亞迪的勢頭並不容易。比亞迪決定在可以避免歐盟額外關稅的土耳其新建工廠,在當地生產並向歐盟出口,借此應對歐盟關稅。
對於處於劣勢的日本企業來說,今後北美市場的重要性將會增加。由於EV的需求減少,豐田和本田的混合動力車(HV)的人氣正在提高,能否彌補在中國等地的下滑成為焦點。
本田、日產和三菱汽車3家已敲定了就EV展開合作的方針。為了生存,世界範圍內的重組有可能擴大。
來源:中國國際財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