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hadia Nasralla 報導 殼牌公司週四明確否認曾對英國石油公司提出收購要約,也未積極考慮此類行動,並補充說,根據英國的規定,該公司發表此類聲明後,未來六個月不得對英國石油公司提出收購要約。
《華爾街日報》週三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殼牌正在與英國石油公司(BP)進行收購談判,對此殼牌回應稱沒有進行任何談判。當被問及是否可能收購英國石油公司時,殼牌首席執行官瓦爾·薩萬(Wael Sawan)多次表示,回購殼牌股票是更好的資金使用方式。
殼牌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針對近期媒體的猜測,殼牌希望澄清,其並未積極考慮對英國石油公司提出收購要約,並確認未與英國石油公司接觸,也未就可能的收購要約進行過任何談判。”
這是《收購守則》第 2.8 條適用的聲明,因此殼牌公司確認無意對英國石油公司提出收購要約。因此,殼牌公司將受《收購守則》第 2.8 條所規定限制的約束。
根據英國《收購守則》,如果出現另一家競購英國石油公司(BP)的買家,或者 BP 自行邀請收購要約,那麼針對收購 BP 超過 30%股份的六個月禁令可以縮短。
自 2020 年以來,英國石油公司(BP)的股票表現明顯遜於同行,當時該公司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策略使其在全球天然氣價格飆升時落後於其他公司。
激進對沖基金埃利奧特在英國石油公司的持股比例超過 5%,據知情人士透露,埃利奧特認為英國石油公司可以進一步削減成本和投資以提高盈利能力。
英國石油公司(BP)屢屢成為收購傳聞的對象,但對其披露資訊的分析表明,這家英國能源巨頭的股價或許並不像其市值所顯示的那樣便宜。
瑞銀集團的股票分析師約書亞·斯通表示:“任何合併都需要重新審視殼牌的投資案例,我們認為,至少在初期,這會損害股東的信心。”
對於英國石油公司(BP),我們認為其股東(包括埃利奧特)可能要求的溢價也使情況變得複雜,讓交易更難達成。然而,基於與殼牌相同的邏輯,最新消息可能意味著其股價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收購溢價,從而為估值提供了一個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