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nthony Boadle 報導 歐盟和南美四國週五敲定了一項歷時二十多年談判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
然而,在實施之前,該協議在歐洲面臨著關鍵的考驗,因為法國和其他一些歐盟成員國對此表示強烈抵制。
下一步是什麼?
南方共同市場的四個創始成員國——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已表示支持該協議,一旦本國立法機構批准,即可實施。
歐盟的程式則更為複雜。
在未來幾個月對協議進行法律審查和官方翻譯後,歐盟可能會將其拆分,以加快批准速度。
核心貿易協定可在獲得簡單多數歐盟立法者和特定多數歐盟政府(即至少代表歐盟 65% 人口的 15 個國家)批准後快速生效。
要阻止這一進程,至少需要代表歐盟 35% 以上人口的四個歐盟成員國反對。
法國將尋求團結抵抗,並可能會得到奧地利、波蘭和荷蘭的支持。這些國家加在一起約占歐盟人口的 30%,因此它們需要找到更多的反對者來阻止這一協議。
德國、西班牙和其他九個歐盟成員國(共約占歐盟人口的 40%)已敦促談判人員在今年達成協議。
實施貿易集團之間更廣泛的政治協議,包括新的跨境投資規則,可能需要 27 個歐盟成員國的國家議會批准,這是一個更漫長的過程。
利害攸關的是什麼?
各國領導人都稱該協議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將彙聚 7 億多人口的市場。經濟學家估計,該協議每年可免除 40 億歐元(48 億美元)的關稅,這些關稅可能會在幾年內逐步取消。
該協議應有助於歐洲出口更多的汽車和製成品,同時確保歐洲獲得對其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礦產。該協議還將降低南美肉類和穀物的貿易壁壘,這激怒了歐洲農民。
為何曠日持久?
談判人員於 2019 年達成了貿易協議的一個版本,但歐洲國家拒絕批准,理由是巴西前總統博爾索納羅當選和亞馬遜雨林火災激增後的環境問題。
歐盟在一封附函中尋求對環境政策的保證,南方共同市場國家認為這是新的保護主義,要求在下一輪談判中做出其他讓步。
最近在巴西利亞和蒙德維的亞舉行的會談最終彌合了在環境保護、政府採購和其他熱點問題上的分歧,為新協議的簽署掃清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