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Foo Yun Chee 和 Supantha Mukherjee 報導 歐盟委員會週四表示,旨在幫助數千家公司遵守歐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工智慧規則的行為準則可能要到 2025 年底才能生效。
字母表旗下的穀歌、元平臺公司、歐洲的米斯特拉爾和阿斯麥等公司以及幾個歐盟國家政府呼籲推遲實施《人工智慧法案》,部分原因是缺乏行為準則。
大型語言模型(GPAI)的《行為準則》原定於 5 月 2 日發佈,其中包括 OpenAI 的 ChatGPT 以及穀歌和 Mistral 推出的類似模型。
一位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表示,委員會計畫在未來幾天內公佈該準則,預計各公司將於下月簽署,相關指導方針可能於年底生效。
他表示:“關於《人工智慧法案》中的 GPAI 規則,歐洲人工智能委員會正在討論實施《行為準則》的時間安排,2025 年底這一時間點正在考慮之中。”
簽署該準則屬自願行為,但像一些大型科技公司那樣拒絕簽署的企業將無法享受簽署方所獲得的法律確定性帶來的益處。
人工智慧宣導組織“未來社會”表示,該準則將成為人工智慧規則手冊的關鍵部分。
該執行準則明確了下游用戶或企業客戶可以期待的品質水準,這使得美國公司更難誤導用戶採用不可靠的產品,其執行董事尼克·莫伊斯說道。
他表示,該法規要求法定授權機構和專家對這些通用人工智慧服務的品質進行評估。
委員會拒絕了推遲實施人工智慧規則的呼籲。
該發言人表示:“我們對《人工智慧法案》目標的承諾,比如在歐盟範圍內建立統一的風險分級規則以及確保歐洲市場上的人工智慧系統的安全性,始終未變。”
活動組織“歐洲企業觀察站”譴責了大型科技公司的角色。
“拖延。暫停。放鬆監管。這就是大型科技公司的遊說策略,旨在嚴重削弱那些本應保護我們免受有偏見和不公平的人工智慧系統傷害的規則。”企業歐洲觀察站的研究員兼活動家布拉姆·弗蘭肯說道。
GPAI 模型的人工智慧規則將於 8 月 2 日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僅在一年後對從下個月起投放市場的新型號進行強制執行。現有型號有兩年時間,即到 2027 年 8 月 2 日,來遵守這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