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Philip Blenkinsop, Maria Martinez and Victoria Waldersee 報導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週四表示,歐盟和中國已同意研究制定中國產電動汽車的最低價格,以取代歐盟去年徵收的關稅。
德國《商報》週四早些時候報導稱談判已經開始。
歐盟發言人說,歐盟貿易委員馬羅斯·塞夫科維奇(Maros Sefcovic)在過去24小時內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進行了會談,雙方同意研究制定最低價格。
中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說,談判將立即開始。
塞夫科維奇此前曾表示,任何最低價格都必須與歐盟關稅一樣有效和可執行。
歐盟此前達成的最低價格協議針對的是同質商品,而不是汽車等複雜產品。歐盟委員會表示,它認為單一的最低價格不足以應對補貼造成的損害。
去年 10 月,歐盟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加征的關稅高達 45.3%,但布魯塞爾和中國政府提出了通過可能的最低價格承諾(即進口汽車價格承諾)來取消關稅的想法。
歐盟委員會已表示願意繼續與中國談判關稅替代方案,其中包括對比亞迪、吉利和上汽生產的汽車分別徵收17.0%、18.8%和35.3%的關稅,此外歐盟還徵收10%的標準汽車進口關稅。
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包括歐盟和中國在內的一些美國最密切的貿易夥伴展開貿易戰之際,中國政府採取了報復性貿易行動,這也使法國幹邑生產商陷入困境。
中國政府去年對法國幹邑徵收了懲罰性關稅,損害了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銷售,也損害了包括軒尼詩(Hennessey)、人頭馬君度(Remy Cointreau)和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在內的全球公司的主要白蘭地市場。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對歐盟與中國之間的談判表示歡迎,稱徵收關稅是一個 “錯誤”,並主張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VDA週四表示:”無論當前全球形勢如何發展,這裏也必須討論如何減少國際貿易中的障礙和扭曲,而不是設置新的障礙。”
德國汽車製造商去年三分之一的銷售額來自中國,他們反對徵收關稅,擔心與中國這個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發生貿易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