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選情不斷變化,歐盟不得不考慮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的潛在影響。
歐盟正在制定一項兩步走的貿易戰略,旨在靈活應對特朗普可能採取的不同貿易政策。戰略包括在特朗普贏得連任時提供快速貿易協議,以及在面對懲罰性關稅時採取有針對性的報復措施。
據歐盟官員透露,這一“胡蘿蔔加大棒”的策略被視為對特朗普承諾徵收10%最低關稅的最佳回應。他們估計,此舉可能導致歐盟每年出口減少約1500億歐元,對歐洲經濟造成重大衝擊。
如果特朗普在11月的大選中獲勝,歐盟談判代表計畫在他上任前迅速接觸其團隊,探討歐盟可能大量購買的美國產品清單,以換取更優惠的貿易條件。這一策略旨在通過增加對美國商品的購買,減少特朗普對歐盟實施懲罰性關稅的動機。
然而,如果談判失敗且特朗普堅持提高關稅,歐盟委員會貿易部門已準備好一份可能徵收50%或更高關稅的進口商品清單。報復性關稅將針對特朗普的核心選民群體,包括波旁威士卡、哈雷戴維森摩托車和汽艇等商品,以此顯示歐盟在必要時將採取強硬立場。
歐盟高級官員強調:“歐盟是美國的合作夥伴,而不是麻煩製造者。我們將尋求交易,但也已做好自衛的準備,不會被恐懼所左右。”
回顧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歐盟經歷了貿易關係的劇烈波動。2018年,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由對歐盟鋼鐵和鋁徵收關稅,引發歐盟以再平衡關稅進行回擊。儘管拜登上臺後,雙方達成了一系列臨時協議,關稅暫停徵收,但貿易緊張局勢依然存在。
歐盟貿易專員瓦爾季斯·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他希望雙方能夠避免重複過去的對抗,並呼籲採取“合作方式”減少貿易逆差,但歐盟隨時準備在必要時捍衛自身利益,包括使用關稅手段。
為了緩解特朗普的貿易壓力,歐盟在過去曾採取過針對性策略,如龍蝦貿易協議,以安撫特朗普在中西部的選民。然而,儘管雙方在某些領域達成了協議,但美國的貿易逆差仍在不斷擴大。
高盛集團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預測,如果發生關稅戰,歐盟將遭受比美國更嚴重的經濟損害,GDP可能下降1%,而美國則僅下降0.5%。然而,這也將推高美國的通脹率,而歐盟的通脹率上升幅度相對較小。
歐盟的政策制定者寄希望於選民對生活成本的擔憂能夠抑制特朗普採取更激進的貿易政策。但歐盟高級官員表示:“無論這次發生什麼,我們都已經做好了更充分的準備。”
來源:中國際財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