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Philip Blenkinsop 報導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和汽車供應商協會的負責人週三表示,歐盟旨在降低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標,包括到 2035 年實現汽車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標,已不再可行。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定於 9 月 12 日召集汽車業高管,商討該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汽車行業正面臨來自中國電動汽車的競爭以及美國關稅的雙重威脅。
在致馮德萊恩的一封信中,梅賽德斯 – 賓士首席執行官奧拉·卡列紐斯和舍弗勒集團動力總成與底盤業務首席執行官馬蒂亞斯·津克表示,他們致力於在 2050 年實現歐盟的淨零排放目標。
然而,他們表示,歐盟製造商如今在電池方面幾乎完全依賴亞洲,同時還面臨著充電基礎設施不均衡、製造成本更高以及美國關稅等問題。
他們認為,該集團需要超越新車目標,比如到 2030 年,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較 2021 年減少 55%,廂式貨車減少 50%,到 2035 年兩者均減少 100%。
在歐盟,電動汽車在新車中的市場份額約為 15%,廂式貨車則為 9%。
他們寫道:“在當今世界,要實現 2030 年和 2035 年汽車和廂式貨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嚴格目標,根本已不再可行。”
他們寫道,法律強制令和處罰措施不會推動這一轉變。
信中稱:“電動汽車將引領變革,但也要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器、高效內燃機汽車、氫能源以及脫碳燃料留出空間。”
兩位協會負責人表示,重型卡車和客車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也必須重新審視。
今年 3 月,歐盟委員會同意給予汽車製造商更多時間來實現最初定於 2025 年達成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馮德萊恩所在的中右翼集團成員也呼籲歐盟撤銷 2035 年內燃機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