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Kate Abnett 報導 歐盟各國氣候部長週四確認,由於成員國在減排計畫上存在分歧,歐盟將錯過全球設定的制定新減排目標的最後期限。
錯過期限可能令歐盟領導人蒙受打擊,他們原定下周與其他世界大國共同出席聯合國會議,在11月COP30氣候談判前公佈新目標。
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排放國預計將如期達成目標。澳大利亞已於週四公佈其減排目標。
歐盟原計畫本月就2040年和2035年新氣候目標達成共識。但德國、法國和波蘭等國要求各國政府首腦先在10月峰會討論2040年目標,導致兩專案標的談判均告擱淺。
作為替代方案,歐盟部長們週四同意向聯合國提交一份“意向聲明”,概述歐盟最終希望批准的氣候目標。
聲明顯示,歐盟將力爭在2035年前實現66.25%至72.5%的減排幅度,並在COP30前提交最終目標。
歐盟氣候事務專員沃普克·霍克斯特拉為該集團的記錄辯護:“若放眼全球,我們始終是雄心最勃勃的參與者之一。”
聯合國敦促各國在下周聯大會議上提交更新的氣候計畫,以重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勢頭。
然而特朗普總統撤銷美國氣候承諾,各國政府又在環境保護與經濟地緣政治挑戰間艱難平衡,使這一勢頭受挫。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內的歐洲領導人,還需應對反對環保政策的民粹主義政黨帶來的政治挑戰。
“歐盟歷經激烈辯論才作出這些決定,氣候議題向來棘手。我們必須謹慎行事,避免因氣候政策進一步分裂歐盟,”德國氣候事務國務秘書約亨·弗拉斯巴特強調,他特別指出東歐貧困國家對此尤為敏感。
部分國家警告稱,若未能在COP30前敲定氣候目標,將削弱歐盟在談判中的立場——屆時近200個國家將商討應對全球變暖的後續行動。
芬蘭氣候部長薩裏·穆爾塔拉指出:“若我們自身未能兌現承諾,便難以要求其他國際夥伴採取同等行動。”
歐盟成員國意見分歧
歐盟歷來以自身政策為榜樣,推動達成雄心勃勃的全球氣候協議,其政策被認為是全球最進取的範例之一。
但氣候措施成本日益高漲,加之提升國防和工業支出的壓力,引發部分成員國抵制。
“我們正處在艱難時期。歐洲大陸戰火紛飛…… “在實現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同時,也必須關注本國工業基礎,”丹麥氣候部長拉斯·阿加德表示。
歐盟各國對歐盟委員會提出的2040年氣候目標存在分歧——該目標要求將溫室氣體淨排放量削減90%,而2035年目標本應由此衍生。歐盟領導人將於下月就此展開辯論。
捷克和義大利等國反對該目標,同時要求削弱現有歐盟氣候政策——包括2035年禁止銷售新燃油車的規定,稱這些政策損害工業發展。
西班牙和丹麥等國政府則支持加強氣候行動,理由是歐洲每年夏季頻發的嚴重熱浪和野火,以及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依賴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