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Danial Azhar 報導 東南亞各國領導人將在週一舉行的會議上再次嘗試讓緬甸軍政府加入談判,以結束一場曠日持久的內戰,並將尋求抵消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關稅威脅所帶來的全球貿易不確定性的方法。
在週末的部長級會議之後,東南亞國家聯盟政府領導人預計將於週一和週二在吉隆玻舉行的峰會上繼續討論有關緬甸的建議。
緬甸軍方於 2021 年推翻了由諾貝爾獎得主昂山素季領導的民選文官政府,引發了支持民主的抗議活動,這些抗議活動演變成了日益擴大的叛亂活動,並佔領了緬甸的大片領土,此後緬甸一直處於動盪之中。
馬來西亞是今年的東盟輪值主席國,它表示將繼續分別與緬甸軍政府和反對派武裝團體對話,試圖促進交戰雙方直接對話。
馬來西亞外長穆罕默德·哈桑在週六就緬甸衝突舉行的兩次會議後對記者說:”這些談判需要進行多次,這樣才能在各方之間達成諒解。
穆罕默德說,由 10 個成員國組成的集團的外長們同意討論設立東盟緬甸問題常駐特使的提議。“我們希望對此進行探討,”他說。他說,“問題在於誰將擔任常駐特使,也許任期為三年”。
自 2021 年以來,緬甸軍政府首腦敏昂萊一直被排除在東盟峰會之外,以應對政變。泰國外長上周表示,泰國將在峰會上提議國際社會與緬甸進行更廣泛的接觸。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蔔拉欣上個月在泰國首都曼谷與敏昂萊舉行了閉門會談,一天後又與影子民族團結政府舉行了線上會談,這重燃了為和平進行對話的希望。
軍政府正在推動在今年晚些時候舉行大選,批評人士普遍認為這是軍方通過代理人繼續掌權的假像。
迄今為止,東盟一直在努力落實政變數月後公佈的 “五點共識 ”和平計畫,而且尚未就軍政府的選舉計畫討論出共同立場。
關稅談判
東盟領導人預計將於週二與中國總理李強及中東國家領導人會面。
此次會談正值特朗普威脅徵收美國貿易關稅引發全球市場普遍波動和經濟增長放緩之際。除非與華盛頓的減稅談判取得成功,否則特朗普政府針對的六個東南亞國家將在7月面臨比預期高得多的32%至49%的關稅。
菲律賓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在峰會前表示,東盟領導人將討論和比較對關稅的反應。
馬科斯說:”關於貿易,特別是美國徵收關稅的時間表……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在不同成員國所處的不同情況下達成共識。”
印尼前外長馬蒂·納塔萊加瓦說,東盟應確定關鍵原則,以指導各成員國與美國的談判。
他說:”否則,我們自己的地區可能會出現雙輸的迴圈。”
峰會還將討論南海爭端,南海是每年約 3 萬億美元船運貿易的通道。
中國聲稱對大部分水道擁有主權,並與東盟成員國菲律賓發生激烈對抗。
越南和馬來西亞也對中國船隻在其專屬經濟區內的行為提出抗議,而中國政府稱這些船隻是在其水域內合法作業。